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将医护人员的叮咛“装进”手机

——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拍摄短视频传播科普知识

在东昌妇幼,群众扫码观看科普短视频

□ 文/图 鞠圣娇 李婷婷

从“孕妈妈如何运动”到“带你识别宫缩”,从“宝宝辅食第一口”到“保护小眼睛 妈妈早知道”,从“小枕头 大学问”到“科学护肤小知识”……打开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东昌妇幼)的视频号,可以看到医护人员自编自导自演的一个个科普短视频,这些短视频或风趣幽默,或浅显易懂,几分钟就能讲清楚一个医学小常识。

早在几年前,东昌妇幼就有不少医护人员尝试通过拍摄短视频讲科普、解疑惑,2022年6月,该院还举行了第一届健康科普大赛。“这次比赛是我们医院短视频拍摄工作的一个转折点,大家拿出了真本事,我们还邀请了观众进行投票。通过这次比赛,我们了解到什么样的短视频更受欢迎,一些优秀的人才开始崭露头角。”9月10日,东昌妇幼健康教育科主任闫红平说,她是此次比赛的组织者之一,当时刚开始学会利用拍视频这种方式进行科普宣传,比赛让她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东昌妇幼安排闫红平和其他工作人员到外地参加科普视频制作培训,她们将一些优秀短视频的课件拍了下来,回来后逐个分析。“视频虽然都不长,但制作起来并不容易,选题、拍摄、剪辑,每一步都需要动脑思考。”闫红平说。

东昌妇幼分娩室是科普短视频制作的“高产区”。科室护士长王晓莉介绍,短视频的选题大多围绕孕产妇关心的分娩问题,一部分是助产士在服务待产妇过程中收集到的,一部分是孕产妇咨询比较多的。健康教育科有时也会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将收集到的问题反馈给相关科室,确定选题方向。定了选题后,大家会先进行讨论,随后确定脚本、拍摄、剪辑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工作。有时医护人员会反复修改脚本、拍摄、剪辑,力求精益求精,而做这些工作占用的都是他们的休息时间。比如一个8分40秒的孕晚期催产操短视频,就是助产士们花了两三周的休息时间做出来的。

发现好的选题后,大家在视频表现形式上也越来越“卷”。从简单地讲科普,到把科普知识编成顺口溜,再到制作成情节跌宕起伏的小短剧,视频也越来越具观赏性。比如“科学坐月子VS传统坐月子”这一视频,模拟了产后几个常见的场景,护士的提醒也十分及时、到位,让大家仅用不到3分钟就能了解如何科学地坐月子。

东昌妇幼将拍摄短视频纳入医院文化传播的大框架,制作科普视频成为该院一线医护人员的必备技能。该院制定了鼓励短视频制作的政策,提供技术、设备方面的支持,并邀请短视频制作高手为医护人员讲课,解决拍摄细节问题。为保证科普视频知识的准确性,该院制定了严格的审核制度,要求医护人员在制作时必须依据可靠的文献资料,科主任、科护士长审核完毕后才能发布。该院已连续三年举办健康科普大赛,奖励优秀短视频拍摄者,提升了大家拍摄短视频的积极性,营造了浓厚的科普视频创作氛围。

“如果能早点儿看到这个视频就好了!”“讲得真专业。”不少粉丝在短视频下留言,医院门诊上也有患者表示“看了视频,我才了解到这是病,得找医生看看”……“观众的认可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闫红平表示,今年8月初,国家卫健委妇幼健康中心发布了2024年6月三级妇幼保健院视频类科普影响力排行榜,东昌妇幼排在第12位,这是对医院科普短视频传播能力的肯定,激励着他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024-09-12 ——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拍摄短视频传播科普知识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57231.html 1 将医护人员的叮咛“装进”手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