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造血干细胞
95后教师:配型成功 我很荣幸
本报记者 刘敏
“第一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心里有些害怕是真的。”2月25日,莘县春笋学校六年级数学老师刘闯在学校为自己举行的欢送仪式上微笑着说。3月3日,他将赴济南捐献造血干细胞。
1996年出生的刘闯,是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最近,有学生知道他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消息后,悄悄问他:“刘老师,你怕不怕?”学生的担忧让刘闯非常感动。他告诉学生,对于没做过的事,说一点儿不怕是不可能的,害怕是人的自然反应。不过,当知道自己能给别人带去生命的希望时,他会勇敢、坚定地去做。
目前,刘闯了解的信息是,被捐献者是一名10岁女孩,家在云南。能给一个孩子带去新的希望,他感到很自豪。“这么快就能配型成功,我还挺荣幸的。”
2018年6月,正在上大学的刘闯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21年9月8日,他接到一个来自莘县红十字会的电话,工作人员告知他,他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初次配型成功。听到工作人员询问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刘闯当即表示同意。他坦言,很多志愿者的血样在中华骨髓库里存放一二十年都未必有机会捐献。现在,有这个机会,他一定会积极配合红十字会完成这次捐献。
2021年9月22日,刘闯的血样被送到指定血液中心进行HLA高分辨分型确认。2021年12月10日,刘闯在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了全面身体检查。2022年2月10日,中华骨髓库下达采集造血干细胞计划,定于2022年3月3日至9日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采集造血干细胞。
采集造血干细胞前,莘县春笋学校举行了“刘闯同志赴济南捐献造血干细胞欢送仪式”。学校副校长郝庆军表示,刘闯的这种善举,值得学校全体老师学习。今后,学校会大力宣传和弘扬红十字会精神,以刘闯老师为榜样,培养更多有责任感的老师和学生。
这位年轻的95后教师刘闯,将成为莘县第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