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年执教时
□ 马奎秋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数十年的教学生涯里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喜悦也有忧伤,现在想起最初执教的那几年,还是难以忘怀。
20世纪90年代末,我到一所乡村小学任教,教的科目是数学。我喜欢数学也擅长数学教学,但对语文教学不怎么感兴趣,可那年暑假新学期开学后我却意外地被校领导安排教语文,而且还是教五年级的语文。我极不情愿,与校领导争执无果后索性耍起了倔脾气——罢课不从。
暑假过后,天气变得凉爽起来,校园里白杨树的叶子也逐渐发黄。枯萎的叶片纷纷扬扬地落下,有的落在路上,有的落在草丛中,有的落在花池的水泥护板上。每到我给五年级学生上语文课的时候,我就让学生自学,然后在教室外花池上的水泥护板上静坐“示威”。就这样,我坚持了一个星期,最后还是校领导妥协,作出让步。只不过是让教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和我对调了一下,算是让我的压力小了些。我同意了这种安排。
我想,既然接受了校领导的再次安排,就应该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干好工作。那时,农村小学有早读课,学生大都是附近村子里的,天刚蒙蒙亮孩子们就得来上学。早读课以语文课居多,一般是让学生朗读或背诵课文。为了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早读课之际,我也像学生一样在教室里抑扬顿挫地朗读或背诵。渐渐地,我竟被散文或诗词中那些美好的语句感染了,像《北大荒的秋天》《做一片美的叶子》《拉萨的天空》等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我感受到文字之美、意境之美。就这样,我竟然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语文。
当时,正是玉米快要成熟的季节。每当下午放学回家时,我骑着自行车都会经过一块块的玉米地。因为此时地里的玉米不需要管理了,所以这条乡村小路显得格外安静。落日余晖里,我骑车行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常常激情澎湃地把那些优美的课文反复背诵。后来,这成了我不可更改的习惯。就这样,我把三年级上下册的语文课文全部背得滚瓜烂熟。我不但喜欢上了语文,而且普通话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后来,乡联合校为了推广普通话教学,曾在全乡举办了一次全体语文教师朗诵比赛。比赛时,别的老师都是拿着课本照本宣科地读,唯有我没拿课本,并用极为标准的普通话背诵了几篇课文。当时,联合校校长和参赛老师都用惊诧的目光看着我,并为我送上热烈的掌声。最终,那次比赛,我荣获了全乡第一名的好成绩。
时光如白驹过隙,现在我对教学生涯中那些美好的点滴仍记忆犹新。如今我虽已退休,但仍喜欢以读书写作充实自己的老年生活。这一切,都得益于我任教时与文学结下的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