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聊城”文化体验季“热辣滚烫”——
3天时间,5项活动密集推进
文/图 本报记者 孙克锋
10月31日,“中医药在聊城”宣讲团走进东昌府区北顺小学;11月1日,“中医药在聊城”主题发布会、局长访谈、名医访谈相继举行;11月2日,“中医药在聊城”少儿体验营活动在聊城古城区火热进行……
3天时间,市委宣传部、市新闻传媒中心(市传媒集团)、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中医药在聊城”文化体验季5项活动密集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以不同方式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160名学生一起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神奇
“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柱或艾条,通过点燃后产生的热量,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10月31日下午,北顺小学学术报告厅内,“中医药在聊城”宣讲团成员、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主任张勇为学生们讲述了中医的基本疗法。
张勇用通俗的语言对“阴阳”“穴位”等中医药术语进行了解读,并拿出艾柱演示艾灸疗法的过程。160名学生的目光聚集在他身上,跟随他的动作变化而移动。“身边的中草药有哪些?”“中医药有多神奇?”……张勇抛出一个个接地气又有趣的问题,与学生们进行互动,课堂气氛热烈、欢快。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是“中医药在聊城”文化体验季活动之一,10月22日在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正式启动,随后将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旨在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学生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
多个媒体平台聚焦“聊城中医药”
“临清市注重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让中医药文化更加生活化、大众化、便民化,倡导市民培养文明健康生活方式。”11月1日上午,临清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韩义在“中医药在聊城”主题发布会上介绍了临清市中医药工作相关情况。
随后,临清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树勇,临清市中医院院长濮孟轩,临清市老赵庄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马福钢分别围绕各自领域的工作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推介了临清中医药文化,展示了临清这座千年古城的深厚底蕴。
韩义在接受市新闻传媒中心“中医药在聊城·局长访谈”栏目的专访时,详细解读了临清市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国医堂和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建设,以及推动桑黄产业区域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当日,“中医药在聊城·名医访谈”栏目对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王成哲的采访也在市新闻传媒中心多个媒体平台刊播。
青少年沉浸式体验“鲜活中医药”
“这味道真好闻,感觉头脑瞬间清醒了很多,这里面都有什么中药啊?”11月2日,在聊城古城区楼北大街无己书院举办的“中医药在聊城”少儿体验营活动现场,13岁的张焕冬边用戥子称量制作香囊的药粉,边好奇地问。
“石菖蒲、苍术、川芎、生蒲黄,这个配方有清脑解郁的功效。香囊可以有很多配方,也分别有不同功效,比如驱虫、避瘟、预防疾病等。”体验营主讲老师、聊城市人民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冯首峰解释说。
“中医药在聊城”少儿体验营是面向全市青少年开设的中医药文化培训活动,内容丰富有趣。在这里,学员既可以诵读中医经典著作,探索中草药的奥秘,学习基础经络穴位知识和常用中医适宜技术,又可以制作中医药文创产品、练习八段锦等。
体验营上课时间固定在每周六上午,共38个课时,时间跨度为3个月,目的是通过系统培训,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一粒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增强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系统认知,激发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