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盘活“老家底”也能振兴“家业”

□ 郝凯

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及周边一些废旧老厂区、老厂房、老设施等工业遗产逐渐转化为文旅项目,不仅留住了城市记忆,还成为人们拓展文化旅游生活的新空间。北京的首钢园、798艺术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佘山深坑酒店,银川的“石炭井号”旅游列车,山西的娘子关发电厂,青岛的青岛啤酒厂……全国很多类似的工业旅游景观正在逐渐走红。

衰败的工厂和设施,通过改造,产生了非同寻常的价值,蝶变如何发生?盘活存量是关键。这些工业遗产“活化”再利用的一个个鲜活实例,向我们展示了工业遗产不是累赘和衰败的代名词,也可以很好玩,很有格调。“老家底”沉睡了太久,盘活它们确实不容易,有的还要承担风险。但是,不是非得“另起炉灶”才能振兴“家业”,不能任凭“老家底”自生自灭,更不能把它们都拆了、扔了,“老家底”应得到珍视。

盘活“老家底”,需要因时而变、因地制宜,自觉把那些未被妥善利用的土地资源,闲置的工业厂房、机械设备、场馆设施,“沉睡”的知识产权等从时光束缚中解放出来。例如,米市街146号聊城县皮鞋厂旧址,园区内3000平方米的老厂房、老建筑在引入新业态后,陆续变身为书法室、体能训练室、排球馆等,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交融。老皮鞋厂改造完成后,吸引很多人来这里追忆旧时光,成为聊城的新地标、新空间。

盘活“老家底”,还要善于提高站位,从全面、长远的角度看事物、想问题。例如,世界上著名的德国“工业遗产旅游之路”,实际上就是对德国鲁尔工业遗产的改造,从博物馆、公共空间、购物三个方面破题,用小火车串联交通节点,让游客穿梭于新旧时空的奇妙场景中,如同一本厚重的工业文明教科书,不仅留住了历史,也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旅游线路。作为北京冬奥会赛场且在海内外社交媒体刷屏的首钢园区,背后是一座百年老厂的转型故事。现在游客可以到三高炉秀池区域、群明湖周边游览,徜徉于山水之间,感受园区复兴活力。园区内有全民畅读、首钢文创等特色文化空间,还有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实践证明,思路一变天地宽,打破思维定式去盘活“老家底”,可以达到“老树开新枝”“新枝发新芽”的效果。

这些工业遗产,既是城市的“老家底”,也是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聊城工业历史底蕴深厚,“聊城手表厂军工产品生产技术与装备”在2023年被认定为省级工业遗产,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对于促进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盘活“老家底”,说易行难,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担当。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定能把“老家底”盘出新活力。

2024-11-08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59722.html 1 盘活“老家底”也能振兴“家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