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
本报记者 刘敏
探寻家族源头,绘制一份家族图谱,今年寒假,东昌府区的中小学生都收到了这样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这一作业有难度,学生完成得怎么样?开学后,学生们交出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一张手工绘制的族谱上,记录了一个家族29口人的名字,这是光明小学六年级学生和欣妍的寒假作业。在和欣妍看来,自己制作的这张家谱手抄报内容还不够丰富,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家谱。不过,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和欣妍听到了许多有关家族史的故事。“为了画出族谱,我看到了自家的很多老照片,在家人的帮助下梳理了家族中的人物关系。”和欣妍说,在完成这一作业的过程中,她也对“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的家风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
孩子很难独自完成绘制族谱的任务。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家长的陪伴必不可少。
付杨杨,是和欣妍的妈妈,也是一名教师。在完成这一作业的过程中,付杨杨也感触颇深。“我觉得这个活动非常好。陪孩子听长辈讲过去的故事,寻找老照片,这个寻根问祖的过程,增进了亲子关系。”付杨杨说,绘制族谱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让孩子从祖辈的故事中汲取智慧,传承良好家风,从而建立来自家庭的文化自信。
光明小学校长孙殿镔表示,让学生参与这样一项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起到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德育方面,可以弘扬孝道、传承文化。在综合实践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完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因为这项作业有一定难度,起初,孙殿镔有些担心学生不能完成。“开学后,看到孩子们的作品,感觉很惊喜。”孙殿镔直言,让学生去完成这样一项作业,结果如何倒在其次,主要是可以通过活动让学生有家国意识。
为了唤起学生对家风的记忆,了解家族的由来,厘清家族中亲属关系及称谓,北顺小学针对不同年级,也提出了不同的绘制族谱的作业要求。低年级学生要简单地绘制出本家族成员,记述1至3个家人的典型故事;高年级学生则要求了解本家族姓氏的来历、厘清复杂的称谓关系,总结提炼自己家族的家风、家训等。
学生在参与家族图谱的制作过程中感受很深。“在活动感想中,有的同学写到了本家族几代人的兴衰沉浮,有的对比了祖辈与当今生活的巨大差距,还有的同学为自己的祖辈参加过抗日战争而感到骄傲。”北顺小学校长张传敬表示,通过梳理家谱,可以让学生感受家族的优良传统、家风的精神内核,这将促使孩子重新定位自己的理想。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绘制家族图谱,让学生在探寻家族源头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小家”与“大家”的关系。“这是共情、感恩的教育引导,将对学生的理想和学习动机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张传敬说,在活动中,增强了学生对家庭的归属感、自豪感,激发了他们向上、向善的动力和责任感。
东昌府区教体局小学教研室负责人张桂杰表示,本次活动的开展,是东昌府区在“双减”大背景下实现课堂和书本向生活和实践延伸的有效途径。手绘家族谱,书画亲情图,让学生用实际行动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一颗传承好家风、家训的种子,为推动东昌府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