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记录
标题导航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说媳妇

婚姻关乎人生幸福,关乎传宗接代,说起来对每一个人都不是小事,但真正做起来,城里人不如农村人重视隆重,隆重到用“隆重”两个字不足以表达其重视程度。在城市,不论是自由恋爱还是别人介绍,都缺乏仪式感,唯一有仪式的婚礼,还搞得一半西式,一半中式,不中不洋,一点没有地方特色。农村从相亲、定亲,一直到结婚生子,每个环节内容都丰富多彩,有很强的仪式感,每一步都当成人生大事来办。

菏泽单县农村把介绍对象叫“说媳妇”,负责说媳妇的人叫媒人(读menzhen,音同门阵)。根据单县风俗,媳妇说成后,男方要给媒人买鲤鱼吃,所以在生活困难平时少见荤菜的年月,媒人是很吃香的一个兼职,很多农村妇女,主要是中老年妇女积极性很高,不管小伙子与大姑娘是不是般配就忙着牵线介绍。当然也有个别男人抵御不了鲤鱼的诱惑,偶尔当媒人说媳妇的。说媳妇仅有热情还远远不够,鲤鱼不是谁想吃就能吃上的,能不能说成功关键看嘴上功夫硬不硬。单凭一张嘴,把相隔几里、几十里素不相识的两个男女撮合到一个锅里摸勺子、一个被窝里生孩子,没有一定水平是办不了的。我家邻居王大娘给人说媳妇成功率极高,可以说是十拿九稳,我从小听她说的最自信的一句话就是“男方一家,女方一家,加上我共三家,三家有两家同意了,这亲事准成”。初中时读了《水浒传》,感觉王干娘比王大娘水平差远了,王大娘说合成十几对都很幸福,王干娘只撮合了一对还出了三条人命。

说媳妇主要是做女方的思想工作,因为多数农村男青年不是很挑剔,只要女方长相过得去、会操持家务会干农活、会生孩子就行,所以主动去请媒人的一般是男方,个别条件好的男青年例外。我上高三时,二姨不要我家鲤鱼非要给我介绍一个万元户的闺女,说小闺女儿模样俊俏、温柔贤惠,主要看中我父亲是村干部且门风口碑不错、我是高中生还有可能是大学生才同意介绍的。当时一毛钱可以买两个羊肉煎包,我家一百块钱的现金都拿不出来,父亲和我都很心动,但母亲坚决不同意,让我专心考大学,父亲、二姨和我都拿母亲没有办法。看看如今“万元户”家家都是,啥也不算,不能不说当年母亲非常有远见。

一向信心满满的二姨给我说媳妇受挫感觉很没有面子,一直耿耿于怀,我上大学那年,二姨给我二弟介绍她邻村的一个姑娘,二弟文化低,性格比我还内向,二姨没有给她介绍万元户的闺女,而是降了一档介绍。女方打听我家情况时根本不关心我家的门风口碑,听说二弟太老实,怕受邻居欺负,明确表示不同意。二姨跑了女方家好几次,说二弟如何能干、如何忠厚,均不见效。二姨懂得扬长避短,就换了个角度说:“富刚的大哥(指我)现在武汉上大学学习法律,毕业后到单县公安局工作,以后过日子哪个敢欺负咱家闺女?”女方家长还在犹豫,姑娘马上同意了,当年就和二弟结了婚。

二姨感觉这一次说媳妇成功,还没有完全挽回给我介绍失败的面子,到我参加工作两年的时候,她又主动给我三弟介绍她邻居家的姑娘。女方家长打听我家情况时也是不关心门风口碑,一听说我父亲偏瘫在床,其他情况就不打听了。二姨总结了给二弟介绍的成功经验,直接对女方父母说:“富常的大哥(指我)在济南公安局(实际是检察院)工作,管着全省的公安局,老人看病吃药的钱他都包了,富常挣的钱不用给家里。”哄得女方全家人同意了。二弟三弟结婚后生活都很幸福。过了几年,县里规划新城,我们王土城村划归开发区,全村人都成了城里人,不用种地受累了。又过了几年,拆村建“湖西印象”小区,村里每家分两三套房子,市值一百多万元,感觉生活更幸福了,两个弟妹都庆幸自己当初听了二姨的话。这么多年来,每年春节走亲戚,一直给二姨备一份礼品。

像上面这样除了听媒人介绍,还通过亲戚朋友多方“刺探”对方(主要是女方打听男方)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因为说媳妇主要靠媒人的一张嘴,而媒人为了提高成功率,显示自己的能力水平,有时介绍情况免不了造假掺水分,这也可以看出女方家人对婚姻大事多么重视。我读大学期间,收到高中同学瑞兵的信,说别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女孩叫爱华,跟我村李老师是亲戚,请我谈谈爱华的情况。每年春节爱华到李老师家走亲戚,我见过几次,详细情况并不了解,就如实给瑞兵写信说我对爱华不很了解,并建议他婚姻大事一定要慎重,不可操之过急。信还没有发走,又收到爱华的信,她说亲戚给她介绍了瑞兵,听说瑞兵跟我是同学,请我介绍一下情况。看着两封信我心里暗乐,吃柿子拣熟的捏,先给爱华回信,说瑞兵身体强壮、正直善良、好学上进、幽默豪爽、乐于助人、品德高尚、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实属不可多得。再把先前给瑞兵的信撕掉重写,因为当时对爱华了解确实不多,现翻的词典,说她端庄贤淑、秀外慧中、善解人意、温柔恬静、朴实能干、尊老爱幼、五讲四美三热爱、两个文明一起抓,真是世间难寻。两个人都信任我,这婚事就成了。结婚后他们两口子到菏泽做生意,把家安在了牡丹区,后来我每次去菏泽他们家,爱华都高兴地给我做鲤鱼吃,瑞兵边陪我吃鲤鱼喝酒边“埋怨”我当初提供情况不准,本以为爱华只抓两个文明,没想到刚结婚就把家里财政大权抓起来了。

农村也有自由恋爱的。两个人通过某种机缘认识了,交往一段时间感觉对方就是自己的另一半,跟各自家长汇报后,一般也要男方找个亲友作为媒人,象征性地去女方家提亲。我村里有个邻居,上初中时与班里女同学早恋,初三时女同学怀孕了,双方家长一致认为让他们结婚比继续上学重要,就托了一个邻居当媒人去女方家里跑了一趟,两个人都17岁,不到法定结婚年龄,不能领结婚证,就按照农村风俗先举办了婚礼,不到18岁就生下了儿子。等儿子读初三的时候又和女同学恋爱,喜剧重演,除了男女演员不一样,其他情节完全一样,创造了全村35岁当爷爷的纪录,这么多年过去始终没有被打破。

2024-11-13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59923.html 1 说媳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