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钙质 “储备”骨量
别让骨头一碰就折
本报记者 鞠圣娇
因为咳嗽导致胸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听起来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然而83岁的吴光英(化名)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在聊城市中心医院接受了一场用时20分钟的手术。
2月20日中午,吴光英在一阵咳嗽后,照常开始了午睡。然而,午睡醒来起床时,她发现自己翻身、下床时后背有些疼痛,一开始她没放在心上。但随后的10天里,她每天上下床、翻身时都会感到疼痛。通过检查发现,吴光英属于胸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通过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该手术通过一个小孔向变形的脊椎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一种具有高黏度的生物材料,达到强化椎体的目的,手术只有一个0.5厘米不到的小切口。手术后,吴光英不再感到疼痛,第二天就能下地活动了。
“老年患者的这种低暴力骨折很常见。因为老人已经出现了骨质疏松,骨骼的强度、抗压性能大大降低,胸椎、腰椎等椎体骨的承重机能减退,在不经意中就会发生微小的骨折,有的患者可能反复发生骨折。”据该院骨科主治医师刘宁波介绍,与吴光英同日手术的还有一位68岁老年患者,因为坐下时没坐稳,造成了腰椎骨折。另一位73岁老年患者,因为提重物时用力过猛,造成胸椎、腰椎均骨折。通过手术,他们现在都已恢复健康。
要想避免这种骨折的出现,预防骨质疏松是关键。一般来说,女性在35岁、男性在40岁,骨量达到最高值,此后随着年龄增长,骨量开始流失且不可逆转。若不及时“储备”骨量、补充钙质,骨骼质量将会变差,进而引发骨质疏松、骨折等骨骼健康问题。
刘宁波提醒中老年人,体检时可以加入骨密度检查这一项,了解自己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他说,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含钙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海带、紫菜、虾皮等;适当运动也可以促进钙在骨质中的沉积,对预防骨质疏松有很大好处,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对关节软骨造成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