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盲道”折射城市规划盲点

□ 刘学

近日,深圳市福田区连夜拆除不锈钢盲道并更换为水泥盲道的新闻引发关注。更换盲道这一举措回应了此前脱口秀演员“黑灯”对不锈钢盲道让盲人“雨天瞎滑”现象的吐槽,当地发现问题后连夜进行整改,也得到了网友的称赞。

据了解,不锈钢材质设施因为施工方便,且符合许多城市追求“高档化”“国际化”审美需求,近年来在不少城市流行。确实,不锈钢盲道,看上去光亮好看,但走上去确实打滑,尤其是雨雪天。不锈钢盲道不仅成不了视障者的“安全通道”,反而加大了他们出行的风险。网友不禁要问,当初,不锈钢盲道是如何被堂而皇之地铺到路面上的呢?“不锈钢盲道”的背后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在作怪呢?

一建一拆之间,浪费的是公共资源,折射出一些地方在规划建设无障碍设施时存在重“面子”不重“里子”的问题。

就拿盲道建设来说,可以选择的材质有很多,比如水泥、橡胶、大理石等。种种考量中,美观固然是一方面,却唯独不能忽略防滑性能的测试,对于真正使用盲道的盲人来说,安全才是更为重要的“里子”。没有了“好用实用”的“里子”作支撑,这些“亮丽”的设施只能沦为摆设,甚至成为另一种障碍,最终难逃被拆除的命运。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是否过于追求速度和规模,而忽视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至关重要的细节?客观地说,城市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完善的过程,出了问题应勇于面对、及时解决。包容性城市建设的核心在于“人性化”和“精细化”,应从政策制定、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维护等方面全方位体现人文关怀,听取实际使用反馈,真正为特殊群体创造便利、安全的出行环境。

公共设施从设计到管护的全过程无一不考量着城市的治理智慧和文明格局。在继续解决“有没有”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思考“好不好用”“管不管用”的问题。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人性温暖和人文关怀,需要把一座城市真正的“里子”维护好。如此,才能打造出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2024-12-17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61874.html 1 “不锈钢盲道”折射城市规划盲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