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举报”并非治校良策
□ 张英东
近日,陕西商洛一所中学发布的“表扬与倡导”公告,因鼓励学生检举揭发违纪违规行为,并对检举者予以奖励而引发广泛争议。这一做法,看似是为了有效管控校园内的吸烟、携带违禁物品等不良行为,实则却隐藏着诸多隐患,不仅可能破坏校园的和谐氛围,更有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来看,“鼓励举报”绝非治校良策。
在古代,虽有“告奸”的制度,但更多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如战乱或社会动荡时,为维护社会稳定而采取的临时措施。然而,这种制度往往容易被滥用,成为统治者打击异己、巩固权力的工具。在现代社会,鼓励举报的机制若被不当使用,同样可能引发类似的问题。在校园这一本应充满信任与关爱的环境中,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举报,无疑是在播撒不信任的种子,破坏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鼓励学生举报可能会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严重打击,影响他们的人格发展和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形成自我认同、建立人际关系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得到同伴的认可和支持,以建立自信和自我价值感。然而,鼓励举报的机制却让学生处于一种相互监视、相互猜疑的状态中。学生可能会因为担心被举报而变得谨小慎微,甚至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长此以往,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可能对其未来的人格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此外,鼓励举报还可能滋生“告密文化”,破坏校园的法治精神和道德底线。在一个健康的社会或校园环境中,应该鼓励学生通过正当途径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告密来获取利益或逃避责任。告密文化往往与权谋、背叛等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它侵蚀的是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在校园中,如果学生习惯于通过举报来解决问题,那么他们可能会逐渐失去对公正、公平的追求,转而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心态一旦形成,将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校园违纪违规行为的产生,往往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家庭教育、学校管理、社会环境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通过采取加强教育、完善制度、改善环境等多种手段来综合治理。如果单纯依靠鼓励举报,只能“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掩盖问题的本质,延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