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的味道
○ 杨雪坦
“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每当春日里香椿发芽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康有为的这首诗。
阳光明媚,微风轻拂。一阵清香直钻鼻孔,这是香椿芽的味道!香椿发芽了!我来到香椿树下,只见那灰色的树干枝头打破了冬天的桎梏,如同报春的使者,冒出了一簇簇紫色的嫩芽。
母亲见我站在树下也跟了过来,发芽了,可以做香椿炒鸡蛋了。母亲伸手攥住嫩芽,轻轻一掰,一簇香椿芽就听话地躺在母亲手心里。我端详着嫩嫩的香椿芽,有些怜惜。
“娘,让香椿芽再长长咱们再吃吧。这么小,怪可惜的。”
“香椿芽长得可快了,不抓紧时间吃就老了,老了就发苦了。”
母亲边说边掰,不一会儿就掰了一小盆。
母亲端进厨房,在水龙头下把香椿芽清洗干净,放在漏盆里沥干水分。然后,在案板上切成香椿碎,装入盆中,打上几个自家母鸡下的鸡蛋,撒上一小勺精盐,用筷子搅拌均匀。锅内倒入花生油,油热后倒进香椿鸡蛋液,均匀摊开,待鸡蛋液定型,轻轻翻个面,香喷喷、热腾腾的香椿芽鸡蛋就做好了。端上桌,夹一块儿放入口中,一股清香的春的味道通过舌尖弥漫整个口腔。我忍不住多夹几口,生怕过不了吃香椿芽的瘾。
用母亲的话说,香椿芽既经济又卫生,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只是偶尔浇点水,掰了又长,长了又掰,能吃整整一个春天。
随着时间流逝,香椿树越长越大。母亲经常掰了香椿芽送给街坊邻居,低处的掰完了,高处的也难不倒母亲,她找来一根长木杆,木杆一端绑一铁钩子。母亲把铁钩子搭在香椿芽上,轻轻一拽,香椿芽就听话地掉下来了,每次摘母亲都乐此不疲。春天母鸡产蛋率也高,香椿芽炒鸡蛋就成了我家的家常菜。
母亲脾气好,性情温和、善良,周围的人都知道,有时邻居们想吃香椿芽了,就自己举起杆子钩点香椿芽,嘴里说着:“大娘,想吃你家的香椿芽了。”
“钩吧,多钩点,正好钩了再长嫩的。”
一茬吃完,很快又长出一茬,这是香椿树的优点。它不同于其他树,采摘叶子会影响生长。
香椿芽长大点,长成叶子的时候,母亲也有办法,她把香椿叶剁碎,用手挤一下水分,撒上盐、味精、香油凉拌着吃。
煮面条的时候,母亲会剁碎一把香椿叶,盛入碗中,用开水烫好,备用;面条过水挑入碗中浇上卤,再放一筷子烫好的翠绿的香椿碎,那种独有的香味,让人食欲大增。
街坊邻居站在我家门口,谈论最多的就是我家的香椿树,她们聚在一起,闻着香椿树特有的清香,谈论着香椿芽的各种吃法,怎样做最能满足味蕾。接着,由香椿树、香椿芽谈论到自己家的孩子、男人、公婆、娘家,家长里短、八卦新闻,她们说着、笑着,这笑声在空中回荡。
我结婚后,离娘家远了,婆家没有香椿树,春天来到,心里有些失落,一次下班回来,看见我们房后胡同里一大娘正在举着杆子钩香椿芽,我看了两眼,本想要点解解馋,终究还是没说出口,正要加速回家,突然听到大娘在身后喊我,我扭身一看,大娘正掐着一掐儿香椿芽小跑过来,“给你点香椿芽,回家炒鸡蛋吧!”正合我意,接过这满心期盼的香椿芽,我连连道谢。大娘接着说:“以后你想吃了就自己来钩,我在墙外放了一根钩香椿芽的木杆钩子,就是为了方便乡邻们钩香椿芽的。”我听着大娘说话,仿佛又听到了母亲的声音。
从那以后,我每次下班回家,都会望一眼胡同,望一眼大娘家的香椿树。几乎每次都会看到不同的乡邻在那钩香椿芽,有时,我也会停下车子钩两把香椿芽。
这带有家的味道的香椿芽,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连接乡邻们友情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