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里园镇卫生院

家门口书写“齿间温情”

□ 吕婷婷

牙周病治疗、微创拔牙、正畸矫治……这些通常由三级医院开展的口腔诊疗项目,阳谷县十五里园镇卫生院口腔科已经开展了十余年。科室主任史衍飞与团队以“便民式诊疗平台”建设为抓手,将优质口腔医疗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用精湛技术和暖心服务书写“齿间温情”。

“家门口的专家”解民忧

作为集牙痛、牙龈出血、牙齿美白、矫正、阻生齿及缺失牙修复等于一体的专业科室,这里不仅配备牙科治疗椅、超声波洁牙机、微创拔牙器械、根测仪等先进设备,更以规范的器械消毒流程和精准化诊疗,为百姓筑牢口腔健康防线。

今年3月,该口腔科迎来一名特殊患者,聋哑青年张维(化名)攥着写有牙髓炎的诊断单,用手势比画出钻心的疼痛。史衍飞当即铺开纸笔,将治疗步骤逐条画成简笔画,并且操作时特意放慢器械转速,用轻拍肩膀的动作替代语言安抚。两次根管治疗中,医患间建立起独特的“无声默契”,当张维最终咧嘴露出灿烂笑容时,家属红了眼眶:“跑了好几个地方都不敢接诊,没想到在镇卫生院治好了!”

这样的故事在诊室并不鲜见。72岁的刘军(化名)曾因满口残根无法进食。史衍飞联合内科定制阶梯方案,先稳定高血压,再分阶段治疗牙周病,最后定制义齿重建咀嚼功能。如今老人啃苹果毫不费力,逢人就夸:“这口牙让我年轻了10岁!”

从微创拔牙到精密义齿修复,从儿童乳牙滞留处理到成人咬合调整,口腔科年均接诊1000余人次,让辖区居民的常见口腔问题实现“不出镇”解决。

精打细算的“健康账本”

“能保牙绝不拔牙”是史衍飞坚持了13年的行医准则。在他办公桌抽屉里,珍藏的治疗记录,详细标注着每位患者的经济状况和个性化方案。为留守老人预留晨间就诊时段避开血压高峰,给困难家庭减免部分耗材费用……“村里老百姓种一亩地收入才千把元钱,必须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史衍飞说,在诊疗时,他既是治疗师又是心理疏导员。

值得一提的是,科室团队定期走进幼儿园、小学开展口腔健康宣讲,手把手教孩子们正确刷牙;进村义诊为老年人免费筛查牙周疾病,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解“牙好胃口才好”的硬道理。

十五里园镇卫生院负责人表示,口腔科后续还将根据村民需求,引进先进口腔设备,在为周边百姓提供口腔疾病基础治疗的同时,还开展正畸早期矫治、牙周病系统治疗等,让群众就近享受到方便优质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让辖区百姓真正实现家门口便捷式看牙。

2025-04-24 十五里园镇卫生院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68685.html 1 家门口书写“齿间温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