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急救车+医疗站+移动医护”救援网络
我市110余名医疗人员为“半马”护航
本报讯(记者 林晨)4月25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聊城半程马拉松赛主题新闻发布会,聊城市干部保健服务中心主任赵宁介绍了2025聊城半程马拉松赛的医疗保障情况。
构筑急救网络,守牢底线。针对赛道复杂和人流密集的特点,构建“急救车+医疗站+移动医护”救援网络,共派出110余名医疗人员,确保比赛期间医疗救助的快速、及时。10辆救护车动态分布,覆盖起点、折返点、终点等关键位置,每车配备1医1护1司机。全程科学设置16处医疗站,赛道每2.5公里设1处基础医疗站,每处设1医2护;起点、半程马拉松终点、10公里路线终点、健康跑终点设立大型医疗站6处,每处配置2医2护。安排33名移动医护分段值守,赛道每公里配置1名携带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和急救药品的骑行医护,通过“电单车+急救包”模式,确保快速抵达任意点位。
畅通绿色通道,快速响应。选定聊城市人民医院、聊城市中医医院、东昌府人民医院作为救治定点医疗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加强急诊科、心内科、外科等重点科室值班力量,开放绿色通道,由专人负责协调救治,每家医院预留5—10张应急床位。实行多学科会诊机制,如遇突发状况需入院治疗,做到“急诊—专科—ICU”无缝衔接,最大限度确保黄金救治时间。
提供中医特色服务。在“半马”终点设置康复服务专区,提供“运动康复+中医理疗”特色服务,聊城市人民医院、聊城市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选派30余名康复医师团队现场处理扭伤、拉伤,提供中医推拿等服务,缓解参赛选手赛后肌肉酸痛,助力快速恢复。
全力保障市民的正常医疗急救需求。因比赛日调配到赛道的120急救车辆较多,市卫生健康委将安排各医疗机构加强急诊科和急救车辆值班力量,以满足市民正常医疗急救需求。比赛日交通管控路段较多,对于赛道附近的市民医疗救助需求,市120指挥调度中心密切关注。如发生紧急情况,市民可拨打120急救电话,120将尽快调配就近车辆,交警部门也将协助开辟道路绿色通道。
对参赛选手的健康安全提醒。参赛选手应在赛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适应性,预防运动损伤。同时,选手要提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心脏病、高血压等不适合参加马拉松的疾病,应避免参赛。赛前应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同时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身体过度疲劳,以最佳的状态参加比赛。
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水平,合理安排比赛节奏,避免过度劳累和强行坚持。如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比赛,并向身边的医护人员或志愿者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