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倾听 温暖回应
——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护士张可欣的叙事护理故事
□ 刘庆功
“护士,我真的会瘫痪吗?”5月23日中午,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神经内科二病房里,首次确诊急性脑梗死的王女士攥着护士张可欣的手,声音因恐惧而颤抖。张可欣握住王女士的手轻声说:“阿姨,您看隔壁床的大叔,患的也是脑梗死,现在已经能自己走路了。咱们一起努力,好不好?”这一幕,正是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神经内科二病房叙事护理实践的真实场景。
王女士因左侧肢体无力入院,眼神里满是对“脑梗死”三个字的恐惧。当张可欣走进病房时,王女士用颤抖的手拉住她,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听别人说,这病会让人瘫痪,我还要照顾家里人呢……”
面对王女士的焦虑,张可欣蹲下身子轻声安抚:“阿姨,现在医疗技术很发达,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恢复的可能性很大。您看,咱们病房里和您情况类似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康复,都能慢慢恢复正常生活。”这一番温暖的话语,抚平了王女士内心的不安。
但王女士仍满脸担忧地追问:“真的吗?”张可欣继续耐心解释道:“脑梗死呢,简单来说,就是给大脑供血的血管堵塞了,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功能。引起脑梗死的原因有很多,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还有长期抽烟喝酒、不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阿姨,您平时身体怎么样?有没有这些问题呀?”
在张可欣的引导下,王女士回忆起自己一直血压偏高却未重视,不爱运动还偏爱油腻食物的生活习惯。张可欣分析,这些不良习惯或许正是发病诱因,于是鼓励道:“没关系,既然咱们现在知道了,以后就慢慢调整。在治疗期间,医生会根据您的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一般会用药物来疏通血管、改善脑循环。您要做的就是好好休息,按时吃药打针。您自己也要有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对病情的恢复有很大帮助。”
这番细致的讲解与真诚的鼓励,让王女士的眼神渐渐有了光亮,她感激地说:“护士,听你这么一说,我心里踏实多了。”此后的日子里,王女士积极配合治疗,情绪也愈发稳定。张可欣每日都会来到病房,与她沟通交流,了解恢复情况,给予心理支持。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王女士的病情明显改善,肢体功能逐渐恢复,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作为一名护士,不仅要照顾患者的身体,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每一次与患者的交流,都是我们共同面对疾病、寻找希望的时刻。一句温暖的话语、一次耐心倾听,也许就能给患者带来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力量。”张可欣感慨道。
病房里,监护仪的滴答声与轻柔的交谈声交织成曲,这样温暖的故事每天都在续写。该院神经内科二病房的护士们,正用叙事护理这盏温暖的灯火,持续照亮每一位患者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在病痛中触摸温暖、看见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