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为亲,生活才能更美好
□ 李丽
5月23日,开发区东城街道单光屯社区天润沐辰小区首届邻里文化节暨百家宴活动顺利举办,该活动以美食为媒、文化为桥,吸引小区近200名居民参与,用美食与欢笑编织出一幅“熟人社区”的温馨画卷。这不由让人心生羡慕,生活在如此和谐、美好的大环境中,居民的幸福指数肯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陌生容易产生隔阂。城市中的人们,整日生活在自己的藩篱中,进入楼门,各进各家;大门一关,邻里之间互不往来。即使相互认识,在楼道或电梯里遇见,也只是点头之交。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邻居之间更是缺乏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更有甚者,连楼上楼下住着什么人都不知道。长此以往,如果遇到烦心事儿,比如水管漏水、孩子跑跳、装修噪声等,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找对方理论时,说话带气,小矛盾往往闹成大纠纷。近在咫尺的邻居一旦变成避之唯恐不及的人,就会为生活埋下安全隐患。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邻里文化节的举办,让一栋楼上熟悉的“陌生人”坐在一起话家常,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生活在“熟人社区”,或许会有更多人愿意在闲暇时走出家门,与邻居做伴儿遛遛弯儿、拉着呱儿晒晒太阳,或者切磋棋艺,抖落上班带来的满身疲惫,舒缓因家庭琐事累积的焦虑情绪。另一方面,如果家里遇到什么事儿,在最需要帮助,亲人却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最能解危救急的还是左邻右舍。拥有和谐温馨的邻里关系,是居民莫大的福气。
邻里之间和谐关系的维系需要自律与包容。管好自家孩子不影响邻居,看到老年人或残疾人着急赶电梯就耐心等一下,碰到有人提着东西进出楼门主动帮忙开门,遛爱犬时及时打扫排泄物,不在公共区域堆放私人物品……这些小事儿,其实都是邻里关系的“润滑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多换位思考,相互多些理解和包容,邻里关系才能更和谐美好。
邻里和睦,是文明城市建设的基础和保障。街道、社区要从营造和谐邻里关系入手,多组织策划群众文化活动,吸引居民走出家门,彼此熟识、相互帮助,让大家都能感受到自己是社区的主人。如此,就一定能增强居民归属感,提升社区凝聚力,引导大家共同为建设美丽家园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