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人生无处不考场

□ 李欣欣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中考时,思绪不禁拉回二十年前我的初中生涯。

2001年,不满12岁的我考上了临清市老赵庄镇中学。镇中学距离我家有十二三里路,在当时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年代,因为距离有点远,所以我从初一就开始了住校生活。刚开始住校时,我是极不适应的,因为想家,眼泪经常像断了线的珠子般簌簌落下。

当时,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宋金梅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有一天放学后,她把我领回了她家,给我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就把我当成你的姐姐吧,有什么心事可以和我聊聊……”听到这,我压抑的情绪一下子控制不住了,我低头抽泣着说:“我就是很想家,又不敢和父母说……”宋老师心疼地抱了抱我,她讲起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当时背着馒头咸菜去上学并住在学校,条件比现在还要艰苦。她说,如果当初放弃了,那么现在她就只能在老家种地。经过坚持与努力,她最终考上师范院校,成为一名教师。

或许是小小年纪的我开始顿悟父母的辛苦和自己想要什么,又或许是宋老师的关怀给予了我一股前行的动力,从此以后,我将那些想家的委屈、对父母的思念都化作读书的韧劲儿。在夜深人静时啃一道道难解的数学题,放学后在空旷的教室中大声朗诵英语单词……我的生活依然很单调,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但很快我的这些付出得到了回报。在初二期末考试时,我由班级的第三名一跃成为第一名,且是全校第一名!英语、语文、历史、政治均是单科第一名。

优异的成绩仿佛是生活中的一道光,给了我自信,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也冲淡了我对家的思念之情。时间很快来到了初三,由于添加了物理、化学等科目,我的成绩有所下滑,但始终保持在班级前五名。中考之前,我的成绩相对稳定,老师建议我报重点高中——临清一中。我踌躇满志,心想只要正常发挥考上应该没问题。谁知那年的中考招生政策有变,教育局实行划片单独招生政策。一中只招收全市前三百名的学生,其余的根据地域来录取。凭成绩我还是有点悬,虽然在我们乡镇上属于佼佼者,可放到整个县里就没有了优势。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中考的到来。记得中考前一天,我拿着准考证,提前一天坐车赶到了临清市实验高中熟悉考场。正值酷暑,太阳像个大火球般炽热地烤着大地,我的内心也处于煎熬之中。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进城的次数屈指可数。那是我第一次踏入这所高中,对于这所陌生的学校充满了好奇。我和同学按照指示图,围着教学楼转了一圈,不一会儿就找到了我所在的考场位置——一间位于二楼的教室第一排靠窗的位置。我半悬着的心仿佛变得安定了。

中考两天,我和母亲临时借住在了大爷家。对于当时考试的情景我已有些模糊,只记得我一向擅长的英语科目,在听力环节有些地方没有听懂,心情有点懊恼。母亲安慰我说,你听不懂大家应该和你感觉差不多,过去了就不要多想。最终,我熬过了漫长的两天。当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事实证明,母亲说得对,大家都觉得那年的英语听力题很难,虽然自认为考得不好,但我的英语依然得了高分。时至今日,我还记得当时出来成绩时的兴奋——673分,这个成绩和我预想的差不多。我被心仪的学校顺利录取。

后来的求学和工作生涯中,我经历了一场又一场考试。高考也好,考编也罢,都是人生的重要历练。现在回看,人生其实无处不是考场,我们就在这些考试中不断获得成长。很多时候,我们当时觉得天大的事情,只要咬咬牙坚持下去,就会别开生面、柳暗花明。

2025-06-16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1469.html 1 人生无处不考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