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从疾病缠身到健康领跑者

——杜治强的跑步人生

本报记者 李健 王童

在冠县清泉河畔,每周六清晨,总能看到一支奔跑的队伍。领头的那位赤脚跑者格外引人注目——古铜色的肌肤在晨光中泛着健康的光泽,矫健的步伐踏出沉稳的节奏。他是杜治强,冠县财政局的一名工作人员,更是一位用脚步丈量生命的跑者。从常年吃药的“病号”到马拉松赛道上的“赤脚跑者”,从独自奔跑到带领百人跑,杜治强用坚持书写了一个普通人的健康蜕变史。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励志篇章,更是全民健身在小县城落地生根的真实写照。

一位跑者的健康觉醒

时间回溯到2007年,当时34岁的杜治强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位从中专毕业的基层工作者,经过6年苦读,相继考取了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专业证书,并成功通过公务员考试。然而长期伏案工作让他的身体亮起红灯:面色蜡黄、腰背佝偻、反复感冒,成了医院的常客。“你的颈椎退化程度相当于50岁的人。”医生的诊断让他如梦初醒。

那年秋天,杜治强重新拾起中断已久的跑步,在县城中学的300米操场上,他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起初,3公里的路程就让他气喘吁吁;几个月后,10公里的里程他已经可以轻松完成。2008年,北京马拉松赛,他以3小时32分的成绩完赛,用42.195公里的奔跑为自己35岁生日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也开启了他的马拉松人生。

“赤脚跑者”的自我突破

在冠县跑友圈,杜治强有个响亮的外号——赤脚哥。2013年,一次意外受伤后,他从《天生就会跑》等书籍中获得了新的跑步灵感:效仿墨西哥铜峡谷的塔拉乌马拉人,尝试赤脚跑。最初,杜治强仅赤脚跑了500米,脚底就磨出了水泡。但坚持三个月后,他发现膝盖疼痛感消失了,步伐也变得越来越轻盈。“赤脚跑让我重新认识了跑步。”杜治强说,“与穿鞋跑不同,赤脚跑一般用前脚掌着地,轻落快抬,脚不再蹬地或擦地,所以步频更快,对膝关节的冲击更小,更加有利于保护脚和膝关节,并且能让脚底变得柔软。”

这份对跑步的执着和悟性让他屡创佳绩:2010年,杜治强在北京马拉松赛上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2013年邯郸马拉松赛事中,他以2小时58分的成绩斩获第四名,成为冠县首位跑进3小时的跑者;2016年在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事中,他赤脚跑出3小时08分的成绩,在6000名选手中位列第90名。十余年间,杜治强完成了40余场马拉松和1场百公里超级马拉松,用双脚丈量了无数城市的街道。

从独跑到众跑的健康传递

2015年的冠县,跑步运动还是件“稀奇事”,全县马拉松爱好者寥寥无几。杜治强发起成立“冠县跑吧”时,首批会员只有几个人。“刚开始,我们就像一群‘异类’。”他回忆道。但每周六清晨,清泉河畔飘扬的跑团旗帜和整齐的脚步声,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路人的目光。

如今,“冠县跑吧”已发展为拥有200余名会员的跑步运动协会,每周约跑时,清泉河畔飘扬的旗帜和跑友矫健的身影,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成为展示城市活力的窗口。协会不仅定期组织本地赛事,还带领跑友参加全国各地的马拉松比赛,迄今已培养50余名全程马拉松跑者。2025年4月,全县职工“灵冠梨乡”旅游廊道健身跑步活动在中华第一梨园成功举办,冠县跑步协会作为承办单位之一,积极参与赛事筹备,并组织100余位会员完成半程马拉松比赛。

健康中国的基层实践

在杜治强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本《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人均年医疗支出4070元,可很多疾病本可以通过运动预防。”他翻开随身携带的跑步日记,泛黄的纸页上记录着从2007年以来的每一次训练数据,“跑步不仅教会我如何控制呼吸,更让我知道如何与身体对话。”

从独自奔跑的孤勇者到发起成立跑团,从追求个人健康到推广科学训练,从县城街道的独行身影到带领会员跑遍全国,杜治强用行动重新定义了“健康达人”。“看着清泉河畔越来越长的跑步队伍,我看到了健康中国在基层最真实的模样。”他在一次颁奖典礼上这样说道。

如今,冠县的跑步路线不断延伸,全民健身的热潮在这片土地上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居民穿上跑鞋、走出家门,由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共同绘就健康中国的美好图景。

2025-07-08 ——杜治强的跑步人生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2565.html 1 从疾病缠身到健康领跑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