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东阿县铜城街道老年志愿者沈景敏老有所为

他坚持对自己“每日三问”

沈景敏(右一)正在调解群众矛盾

□ 文/图 沈欣欣

在东阿,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82岁的沈景敏才从东阿县新城街道立信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下班”,步履蹒跚地踏上回家的路。从这里到家,4公里的路程,沈景敏每天要走两个来回。

沈景敏是东阿县的一名老年志愿者,退休20多年来,他依然坚守工作岗位,为人民服务,社区里的大事小情,他总能“沾上边”。

3月25日,笔者在东阿县新城街道立信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见到沈景敏时,他正弯腰打扫门前的卫生,动作轻松娴熟。

初见老人,他脸上挂着笑容,精神矍铄,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我的字典里,没有‘退休’两个字。”

活到老 学到老

在沈景敏的工作室里,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台电脑,简简单单,却异常整洁。在问及他的日常工作时,沈景敏用最简短的几个字概括:看看书、写写字、说说话、扫扫地。

“志愿者就是啥事儿都干,啥事儿都管。”沈景敏指着胸前的老年志愿者工作证笑着说。

除了社区老年志愿者,沈景敏还有个身份:拥有20年学龄的老年大学学生。

2002年,沈景敏在东阿县铜城街道办事处(原铜城镇政府)退休,当得知县里办了老年大学,他二话没说,便报名参加。从那时起,他开始跟随老师学习法律、文学等学科知识,20多年来从未间断。

“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增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做个永不毕业的老学员。”沈景敏说。

在沈景敏的工作室里,有一台电脑,这是他的好帮手。“现在年轻人都用电脑,我也要跟上时代步伐。”沈景敏说道,“我不会用键盘打字,就在触屏上手写,这样就省事多了。”多年来,沈景敏参与了《东阿年鉴》《东阿人物》《村名故事》等东阿县多个地方史志的编写工作,还独自完成了《少年古镇话铜城》《新城街道志》《东阿县抗日根据地志》等多部作品。

社区工作的热心人

每天早晨8点,沈景敏准时出门,步行“上班”。

“走路锻炼身体,没觉得累,现在,我耳不聋、眼不花,身体好得很。”沈景敏说道。

到了单位,沈景敏第一件事就是拿上扫帚和簸箕,打扫小区的边边角角。一边打扫,一边哼着他自创的顺口溜:“快乐的环保员,使命记心间,抬腿快步走,两眼仔细看,伸手抓得准,腰背灵活转,起早又贪黑,再忙也情愿。垃圾清干净,思想换新颜,简单平常事,贵在坚持干,开心又健康,美丽好家园。”每当哼起顺口溜,沈景敏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他告诉记者,有时候在小区里,居民都很不理解,经常有人问他:“大爷,您这么大年纪还干这些活,不累吗?在家好好歇歇不行吗?”每当这时,沈景敏就笑着回答:“一点都不累,为你们服务,我心里很开心。”

“小区都有保洁员,但有些地方扫不干净,我看见了就打扫打扫,反正也是闲着,小区环境好了,大伙儿心里也舒服。”沈景敏说道。对于他来说,每天听到社区里的孩子“老爷爷好”的问候,他心里都甜滋滋的。

群众矛盾的调解员

“大爷,您快去看看吧,那边又吵起来了。”一天中午,沈景敏回家路过王海村农贸市场时,被一个摊主喊住了。

沈景敏停下脚步,赶忙往回走。眼前,一个卖白菜的摊位前,聚集了一群人。沈景敏拨开人群一看,原来是卖白菜的摊主正在和一名顾客争吵。

“你都把白菜扒成这样了,又不买了,让我怎么卖?”“我就是不买了,你也不能强买强卖啊!”……两人吵得不可开交,沈景敏赶忙上前阻止。

“嗨,我当是多大的事呢?吵成这样,你看,我正好也要买一棵白菜,这样吧,卖给我,他给你1块钱,我花2块买,你看行吗?”沈景敏笑呵呵地将2元钱递给摊主,拽着顾客就走了。

“你看,2块钱能解决的事,就不用去争论对错了。这样谁也不吃亏,我也买了菜,一举两得。”沈景敏笑着说。

如今,社区里邻里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有了矛盾,只要沈景敏出面调解,矛盾立马解决。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不忘初心和使命,活到老,奋斗到老。我坚持对自己每日三问:‘一问:我是谁?二问:为了谁?三问:啥作为?’这份工作,只要我还能动,就要继续做下去。”沈景敏说。

2022-03-29 东阿县铜城街道老年志愿者沈景敏老有所为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262.html 1 他坚持对自己“每日三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