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子钱
□任洪军
我的影集里珍藏着一张我和挚友耿兆林在博平照相馆拍摄的老照片,是1979年兆林哥离开茌平去聊城师范学院(现聊城大学)任教前夕照的。在这张九人的合影中,有兆林哥(前排中戴眼镜者)、嫂子和他们的两个女儿,有我和爱人及年幼的儿子,前排右一是我们任何村小学校长刘洪钧,后排右一是我的弟弟。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我就会想起与兆林哥一家的深厚情谊。
我和兆林哥是挚友,他比我大16岁。1997年春节刚过,我和刚考上大学的三女儿淑燕到临淄去看望兆林哥全家,当时兆林哥在齐鲁石化公司《企业文化报》担任主编。临回来时,他塞给我两千元现金,说:“淑燕考上了大学,我打心眼儿里替孩子高兴,这两千元钱给她交学费吧。”我执意不要,他又说:“这几年你供几个孩子上学不容易,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也是我应该拿的份子钱,你什么也别说了,收下吧!”听到兆林哥感人的话语,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
我和兆林哥是1977年春天认识的,那时我在村生产队当队长,他是茌平县药材公司的一名职工,负责基建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把我们两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结成了肝胆相照的异姓兄弟。
那天兆林哥到我村买杨树,我看他穿着朴素、说话实在,中午请他吃了一顿饭。通过交谈,得知他老家是茌平县杨屯公社袁庄村的,家里还有爱人和四个孩子,嫂子和我一样是公社社员,我们二人说话非常投机。
谁知从此以后,他每次周末回家,总是用他那微薄的工资买点零食给孩子们送过来,有时在我家吃了中午饭再回家。那年我三女儿淑燕出生后,兆林哥竟借用生产队的小毛驴和地排车,拉着嫂子及小女儿一起前来祝贺。
兆林嫂子和孩子都在农村,那时正是农业学大寨的高潮期,她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在生产队劳动,生活十分艰苦,于是我经常骑自行车到她家帮她运肥、锄草。1978年她盖两间小北屋,我天天去帮忙,还给她家打了一辆地排车。两家人的互帮互助,让我们的友谊越来越深。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大地,全国各条战线出现了朝气蓬勃的大好气象。1979年11月的一天,兆林哥到我家告诉我,他要离开茌平到聊城师范学院执教。经过交谈我才知道,他原来是山东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曾在17岁担任原博平县杨屯乡第一副乡长,后因各种原因下放到基层接受劳动改造和再教育。他先后在茌平县煤建公司、百货公司、药材公司工作,一干就是18年。1979年,他的冤案得以平反,赴聊城师范学院任教,是他走向人生辉煌的转折点。
兆林哥在聊城师范学院任教期间,在省内外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两年后被评为讲师,根据当时的政策,嫂子及孩子一家五口转成非农业户口,并搬到聊城师范学院居住。当时学校安排的房子不够用,我在村里找了5个伙伴,一天时间就帮他盖了一间伙房。有时我会骑自行车给他家送去面粉和玉米面,收了地瓜我就给他送些地瓜,并帮他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1983年10月的一天,兆林哥到我家告诉我,他要离开聊城师范学院到临淄齐鲁石化公司党校工作。临行前我帮他把所需要的家具用草绳捆好,装车后又用绳捆扎牢固,整整忙活了两天。开车前,哥嫂二人紧紧拉着我的双手不松开,两行热泪流个不停,我也是潸然泪下,依依不舍地和他们告别。
兆林哥到齐鲁石化公司党校工作后,凭着他的智慧和一股子拼劲,1987年被评为副教授,1995年被评为教授,2008年被山东大学聘为兼职教授。
兆林哥在百忙之中,除了在生活上关心我,在政治上也时时关心我。2003年10月,他把刚出版的《企业文化之星》一书赠给我,叫我认真阅读,从中吸取知识和力量。2009年他又把根据自己成长经历编著的回忆录《苦乐人生》赠给我,在书中,我们两家人的合影被他放在非常醒目的位置,这让我非常感动。从他的回忆录中,我真正理解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内涵。
1999年春节后,我再次去临淄看望兆林哥全家,当我把两千元现金还给他时,他的脸上像布满乌云一样,生气地说:“你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弟弟,我以前说过这两千元是份子钱。你把钱装起来,以后不许再提这件事。”嫂子在一旁也一个劲地埋怨我,并把钱塞到我的口袋里。
今年7月1日是兆林哥90岁生日,在此我祝福他健康快乐、平安顺遂。他一生奋力拼搏的学习精神,将永远激励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