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巨细胞病毒——潜伏的“小捣蛋”

□ 王婷

在儿科诊室,常常能听到家长焦急地询问:“医生,检验报告中的巨细胞病毒是什么?孩子感染了会有什么影响?”“母乳检测出巨细胞病毒,还能继续母乳喂养吗?”今天,我们来聊聊巨细胞病毒的那些事儿。

一、认识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家族中的一员。它就像一个潜伏的“小捣蛋”,具有“感染—潜伏—再活化”的特性,一旦感染将终身携带。

巨细胞病毒的传播途径较为多样。孕妇在孕期感染巨细胞病毒,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分娩过程中,新生儿可能接触到带病毒的产道分泌物而被感染;母乳喂养时,乳汁中如果含有巨细胞病毒,也可能成为感染的途径之一。另外,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如亲吻、握手等,以及输入含有病毒的血液、接受器官移植等,也都可能感染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响因人群而异。对于免疫力正常的儿童和成人,感染后通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能够自行恢复。但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器官移植或化疗的患者,感染后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新生儿感染巨细胞病毒,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紫癜、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二、巨细胞病毒与母乳喂养

当哺乳期妈妈发现乳汁中存在巨细胞病毒时,是否继续母乳喂养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对于足月出生的健康儿童来说,母乳喂养带来的益处远大于潜在风险。这类儿童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症状,或仅出现轻微不适,感染巨细胞病毒不会对长期健康造成影响。

然而,对于早产儿或存在免疫缺陷的特殊儿童,就需要格外谨慎。由于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缺陷儿童自身抵抗力较弱,一旦感染巨细胞病毒可能出现较严重的临床症状。针对这类特殊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采取更安全的喂养方案,比如暂时改用配方奶粉,或者将母乳经过巴氏消毒处理后再喂养,以降低感染风险。

三、预防与治疗

对于孕妇而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为重要,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以降低感染风险。另外,家长也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当儿童确诊感染巨细胞病毒时,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临床表现。如果出现黄疸、肝脾肿大、呼吸困难等明显症状,医生会及时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并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而对于无症状感染的儿童,通常不需要特殊用药处理,但需要定期到医院随访检查,由专业医生评估其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指标,确保不会出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作者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儿科重点实验室)

2025-07-10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2766.html 1 巨细胞病毒——潜伏的“小捣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