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充电宝“3C”造假是对公共安全的公然挑衅

 □ 李丽

6月28日实施的民航局新规明确要求禁止携带无3C标识或标识不清晰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这本是民航局为防范不合格充电宝可能引起的飞行安全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却被某些商家利用——趁机兜售仿制“3C贴纸”,部分还具有镭射防伪效果,消费者花费几元钱就能买一大张。这些无任何溯源功能的“3C贴纸”,为未通过安全认证的充电宝披上“合规外衣”,是对民航安防的公然挑衅。

贴纸背后是致命的安全隐患。3C认证本是国家对充电宝这类产品的强制性安全认证,要经过材料安全、短路保护等多项严格检测。那些没经过认证的充电宝,有些就像“定时炸弹”,如果真在飞机上出了事,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利益驱动下假贴纸产业链滋生。假贴纸生产成本极低(普通透明贴纸2000个售价不到400元;升级为镭射效果,500个只要220元),销量却极为可观。暴利诱使不法厂商顶风造假,以贴标方式将问题产品推向市场。

平台审核漏洞,给了商家可乘之机。虽然各主要电商平台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发函、约谈下,已对“3C贴纸”的关键词限制搜索,但部分商家仍用“定制贴纸”“定制标识”等暗示性词汇进行交易。此外,有些平台为维持商家活跃度,对违规行为“不举不究”,变相提供温床。

安检环节面临现实困境。暑运高峰期间,机场安检负荷重、充电宝型号繁杂,工作人员难以及时鉴别贴纸真伪。假贴纸借此蒙混过关,将飞行安全置于未知风险中。

消费者的侥幸心理在推波助澜。部分用户购买假贴纸企图违规登机,却不知若因此引发事故,需承担民事赔偿乃至刑事责任。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实则是将个人便利凌驾于公共安全之上。

筑牢安全防线须从多方面下手。今年7月至9月,市场监管总局开展“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这是从生产端切断贴纸供应链的务实之举。对电商平台来讲,则须摒弃“流量至上”思维,通过AI识别擦边文案,杜绝违规商品上架;不能履行审核义务,平台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广大消费者应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自觉抵制不合格产品。同时,有关部门要畅通举报渠道,形成社会监督合力。

部分商家顶风售卖“3C贴纸”的行为,相当于拿群众的生命安全开玩笑,绝不能被姑息。监管部门、相关平台以及我们每位公民应共同努力,让问题“3C贴纸”不再有市场,切实守护好充电宝安全防线。

2025-08-08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4327.html 1 充电宝“3C”造假是对公共安全的公然挑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