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记录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父亲的旧照

2009年8月,作者父亲接受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的照片

□ 任洪军

我父亲生前的影集里珍藏着很多老照片。在这些照片中,有两张他保存得格外仔细,其中一张是1986年1月,接受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献身水利、水保事业29年”荣誉证书,他佩戴荣誉奖章拍摄的纪念照;另一张是2009年8月,聊城晚报记者到我家采访,他向记者讲述1958年7月16日护送刘少奇副主席过徒骇河大桥时的采访照。

父亲1953年参加工作,当时在原博平县建筑工会担任会计。1956年博平县并入茌平县,他被调到茌平县(现茌平区)水利局工作。

1963年11月,根据农业发展需要,茌平县水利局派父亲和几个同事到冯屯公社武赵大队打机井,他和同事们经过刻苦钻研和艰辛劳动,用双开钻机打成了茌平县第一眼深机井,经验收每小时出水62立方米。茌平县委、县政府在武赵大队召开现场会,号召全县各村开展农田机井建设。从此,父亲和农田机井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7年夏天,父亲被分配到博平公社(今博平镇)水利组工作,为了给各村多打几眼深机井,他没日没夜地盯在施工现场。1969年春天,茌平县第二次引黄工作蓬勃开展,他又受茌平县水利局和博平公社革委会委托,带领博平建筑队的全体人员,经过一年的艰辛施工,圆满完成了18座生产桥、涵的建设任务,工程验收全部合格。他作为茌平县水利局和博平施工队的代表,出席了山东省水利厅召开的表彰大会,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和奖励。

1994年,父亲从茌平县水利局退休。38年的工作时间里,无论是打井修路、新建桥闸,还是挖河清淤,父亲始终不辞辛苦,兢兢业业。退休后,父亲又被博平镇政府聘请,继续在博平水利站工作,直到2005年,才离开工作岗位。

为了表彰父亲在水利战线上的优秀表现,1985年12月31日,水利电力部为父亲颁发了荣誉证书,荣誉证书上写着“献身水利、水保事业29年”,父亲接到荣誉证书后,兴奋得一夜没睡。1986年1月4日,他佩戴着荣誉奖章,精神焕发地在博平照相馆拍下一张纪念照。

1958年7月,父亲在博平北关徒骇河段建设济临公路大桥,由于正赶上主汛期,上游下大雨、河水猛涨,拦水坝被冲垮,工人因无法施工而放假。7月16日,父亲在工地值班时,非常幸运地见到了来聊城视察工作的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同志。为了刘少奇副主席一行平安过桥,他组织并参加了用木板在钢筋桥面上铺路的紧张劳动。铺板间隙,刘少奇副主席和卢庄村村民卢荣昌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村里的生产情况和乡亲们的生活状况。刘少奇副主席和蔼可亲、面带笑容,没有一点架子。

桥上的木板铺好后,我父亲在前边引路,护送刘少奇副主席和山东省委书记舒同等领导平安顺利地通过徒骇河大桥。几十年来,父亲护送刘少奇副主席平安过徒骇河大桥的故事,一直被当地乡亲传颂。

2009年8月1日,聊城晚报记者和博平镇有关领导到我家采访。当时父亲已是76岁的老人,他深入细致地向记者讲述了当年护送刘少奇副主席平安过桥的过程。根据父亲的叙述,2009年8月3日,《聊城晚报》刊发《51年前,他护送刘少奇副主席过桥》一文,并配发了父亲在院中接受采访的照片。

虽然父亲离开我们快3年了,但是一看到这两张照片,他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为了弘扬传承父亲的奋斗、敬业精神,我仔细地把这两张照片镶嵌在玻璃框中,以永远铭记父亲的关爱和教诲。

2025-08-11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4402.html 1 父亲的旧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