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的温情守护
——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呼吸内科主管护师李晓的叙事护理故事
□ 刘庆功
8月9日晚,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病房楼内寂静无声,呼吸内科主管护师李晓像往常一样穿梭在病房之间进行夜间巡视,当她走到9床时,一阵轻微的叹气声引起了她的注意。
病床上的姜伟(化名)蜷缩着身体,满脸愁容。李晓迅速在脑海中梳理他的情况:老人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院已5天,病情正逐渐稳定,此前他的老伴儿一直寸步不离地陪护他,今晚却只有他自己。
“大爷,是睡不着还是哪里不舒服?”李晓放轻脚步走到床边,轻声询问。姜伟抬头看了她一眼,又默默低下了头。面对老人的沉默,李晓没有急于追问,而是取出随身携带的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夹在姜伟的指尖。监护屏幕上显示的各项指标数据正常,排除了病情变化的可能性。
“大爷,是今天午睡时间长了睡不着,还是大娘不在身边不习惯?”这个贴心的提问,打开了老人的心扉。原来,姜伟的老伴儿因连日陪护过度劳累,导致身体不适,被姜伟强行劝回家休息。“我老伴儿基础病多,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姜伟说着,声音有些哽咽,“孩子们工作忙,我们帮不上忙还添乱……”
李晓一边为老人测量血压,一边柔声安慰:“大爷,我能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既挂念大娘的身体状况,又心疼孩子,着急得睡不好觉,血压都升高了。要是大娘知道,该多心疼啊。”她接着引导老人回忆与老伴儿的温馨点滴,当提到“常看见您二位手拉手散步”时,老人脸上浮现出幸福的笑容。
“要不我们给大娘打个电话?”李晓适时提议。电话接通后,听到老伴儿声音的姜伟顿时舒展了眉头。简短的对话中,两位老人相互叮嘱的朴实言语,让整个病房都温暖起来。
待李晓再次巡视时,姜伟已安然入睡,均匀的呼吸声在宁静的病房里格外清晰。
这样的场景,在李晓的护理工作中并不罕见。作为叙事护理的践行者,她始终相信,护理不仅是技术操作,更是心灵对话。一个会意的眼神,一次用心的倾听,一段走心的交流,往往能解开患者的心结,达到药物难以企及的治疗效果。
“每位患者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要学会倾听。”李晓说。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中,她以专业的护理技能践行医者仁心,展现了当代护理工作者的职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