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神枪”英雄李延荣

“他不打枪便罢,只要一打,在他的单枪瞄准下,一枪一个,弹无虚发。有一次,他所打出的子弹,从敌人炮楼的炮眼里钻进去,击毙了敌人。”这是1944年冀鲁豫边区出版的国语课本《神枪手李延荣》一课中写到的。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冀鲁豫边区,李延荣的枪法使日军汉奸闻风丧胆。

李延荣又名李衍荣,1900年出生于山东省阳谷县张秋镇窦营村的一个大户人家,自幼喜欢舞枪弄棒,练就了一手好枪法,被当地百姓誉为“李神枪”。1939年4月,李延荣自带武器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从此凭着手中的一支“神枪”,灭日寇、除汉奸,屡立战功,威震敌胆,成为家乡父老心中的大英雄。

1942年,日寇对我抗日根据地实行“铁壁合围”。9月27日,阳谷县政府和县大队转移到城北土山寺村,情报遭汉奸泄露,敌人立即组织莘县和聊城的日伪军发起进攻。

当天中午,200多名日军和1500多名伪军,从四面八方扑来。土山寺村东南,有个大土岭,上面杂草丛生,数百人隐蔽其中也难觅踪影。我军决定利用这一有利地形,狠狠打击敌人。大队人马隐藏在土岭上,严阵以待。

不多时,敌人以东、西两面夹击的阵势直冲而来,日军中队长田野骑着洋马,挥舞军刀,指挥战斗。李延荣举起长枪,一举击毙几个敌人,我军排枪、土炮一齐开火,手榴弹铺天盖地飞向敌群。敌人死伤惨重,田野恼羞成怒,指挥日军加紧进攻,迫击炮和歪把子机枪朝我阵地猛轰乱射,土岭上顿时硝烟弥漫,战火四起,不少战士当场牺牲,有的战士身负重伤。李延荣满面灰尘,右腿受了伤,鲜血直流。眼看着日军就要攻上来了,李延荣冷静判断,避开炮弹炸起的烟尘,跳上一个土岗子,只听“啪”的一声,田野应声落马。日军军心大乱,我军乘胜追击,击退敌军。

就在这时,另一队汉奸从后方攻来,我军悄悄撤到土岭西北角,李延荣朝东、西两个方向各打一枪,诱使敌人自相残杀。果然,东面的日军和西面的伪军相互攻打起来,一时子弹齐发,炮弹轰鸣,两股火力交织,现场一片火海。李延荣九枪放倒九个汉奸,又一枪打掉了汉奸大队长刘继春的一只耳朵。日伪军锐气尽失,不敢再继续往前进攻。李延荣用“神枪”为部队打开了一条通路,为我军的突围赢得了宝贵时间。在整个战斗中,李延荣弹无虚发,28发子弹击中28名敌人,为阳谷抗日县政府和县大队成功突围立下大功。

1943年春,冀鲁豫军区举行英模颁奖大会,授予李延荣“神枪手”光荣称号,他的事迹也被编入冀鲁豫边区国语教科书中。时任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的杨得志,亲自将一支三八大盖枪和一百发子弹颁发给李延荣。李延荣后来用这支钢枪击毙了数百名日伪军,包括多名日军军官以及10多个日军机枪手,为鲁西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李延荣将这支象征荣誉和战功的钢枪捐献给国家。

抗战时期,李延荣与万里同志、杨得志上将、曾思玉司令员、杨朝炳司令员等老一辈革命家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当年万里赠给李延荣的望远镜至今还被他的后人珍藏。万里两个年幼的妹妹都曾在李延荣的老家阳谷县张秋镇窦营村避难,新中国成立后才被接走。据李延荣的家人回忆,尽管当时万里是李延荣的上级领导,但万里却很尊敬他,因小他16岁,万里常亲切地称他为“二哥”。1973年春,万里邀请李延荣去北京。在京一个多星期里,老英雄与万里畅叙革命友情,对个人困难则只字未提。

1976年9月9日,重病在身的老英雄李延荣,惊闻毛泽东主席不幸逝世的消息,悲痛欲绝,病情急剧恶化,于10月28日在济南病逝,终年76岁。

(中共阳谷县委党史研究中心)

2025-08-18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4803.html 1 “神枪”英雄李延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