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精英聚水城 拳风剑影展风采
本报记者 夏旭光
8月16日至17日,山东省“青体联”杯武术套路精英赛在聊城体育馆成功举办。赛事由山东省青少年体育联合会主办,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武术协会、德州齐商商贸有限公司承办,吸引了来自全省及周边地区的49支代表队、700余名武术爱好者同台竞技,共展英姿。
赛场争锋:刚柔并济展武魂
比赛首日清晨,体育馆内已是一片沸腾。运动员们身着传统武术服装,或凝神备战,或舒展筋骨,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热烈的气氛。随着裁判长一声令下,赛场瞬间变身“武林江湖”——
在拳术赛区,长拳选手腾挪跳跃,拳脚生风;南拳选手步稳势猛,尽显豪迈;太极拳选手则以柔克刚,将“动如抽丝、气随意转”的拳理演绎得淋漓尽致。器械赛场上,刀光剑影间,选手们各展绝技:刀术刚猛有力,剑法轻灵飘逸,九节鞭、三截棍等软兵器更是舞得虎虎生风,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集体项目比赛中,6至12人的团队配合默契,集体拳术气势恢宏,器械表演整齐划一,尽显武术团队魅力。
项目多元:传统与创新共舞
本次赛事设置项目丰富多元,涵盖自选套路、规定套路、传统套路、太极拳及展演五大类,既有长拳、南拳、枪术、棍术等竞技项目,也有形意、八卦、螳螂拳等传统拳种,更有武术团体展演等特色项目。
参赛选手年龄跨度从5岁幼童到花甲老人。8岁的小选手夏玮泽和王玏熠虽然动作略显稚嫩,但一招一式都非常到位;50多岁的太极拳选手们则以沉稳的功架和精湛的技艺,把太极精髓演绎得淋漓尽致。
传统套路比赛中,象形拳成为亮点。螳螂拳刁钻迅猛,猴拳灵活俏皮,生动诠释了中华武术“师法自然”的智慧。太极拳项目汇集了陈式、杨式、武式等传统流派,选手们在刚柔相济的动作中,完美展现了“阴阳平衡”的传统文化精髓。
心声传递:以武育人共传承
“练武术7年,不仅让我身体更强壮,还教会我做事要坚持。”来自文轩中学的选手周士峰即将升入初三,此次他参加了少年规定拳项目,动作规范有力。他坦言,武术训练培养的意志力,让他在面对学业压力时更从容。
作为赛事承办方代表,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武术协会会长谭相来全程忙碌在赛场。“本次大赛是在往年聊城武搏大会基础上升级的省级赛事,无论是规模还是水平都有显著提升。”他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让更多人爱上武术。
“这次带了60名孩子来参赛,就是想让他们在实战中长见识。”茌平区中博武术馆教练桑士洋与聊城尚武武术俱乐部教练朱彦昌在场边交流时表示。两位教练注视着正在热身的队员们,眼中充满期许。“比赛就是最好的磨刀石。”桑士洋说,“通过与各地高手的切磋,孩子们能更清楚地认识自身不足,今后的训练也会更有针对性。”
据了解,本次赛事不仅设置了单项奖、团体奖,还特别设立了“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教练员”“优秀运动员”等奖项,以激励参赛者更好地传承武术精神。场边,家长们用相机记录着孩子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孩子练武术后更自信了,这样的比赛能让他看到更大的世界。”一位家长的话道出了众人的心声。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聊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武术运动发展提供了沃土。此次“青体联”杯武术套路精英赛的举办,不仅为全省武术爱好者搭建了交流平台,更推动了中华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随着赛事落下帷幕,那份“果敢担当、自强谦逊”的武术精神,正随运河清波在水城大地久久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