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贤友 扎根基层四十载的“中医守艺人”
本报记者 马永伟
在聊城中医界,有一位承续百年家学、深耕基层四十余载的医者——他就是黄氏中医世家第四代传承人、中医主治医师、聊城市成无己研究会常务理事黄贤友。1967年出生的他,自幼浸润于中医遗风,弱冠之年便踏上悬壶济世之路。
从医四十多年,黄贤友在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术后康复及各类结节、肌瘤等病症的诊疗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他先后获得东昌府区优秀乡村医生、全省基层中医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其经营的卫生室也被评为“中医特色卫生室”,在中医领域持续绽放着夺目光彩。
仁心妙术暖人心
黄氏中医诊所位于东昌府区建设西路三里铺小区附近,这里不仅是治病除疾的场所,还是医患之间情感交流的温馨港湾。诊所内,一面面鲜红的锦旗悬挂在显眼处,上面印着“德医双馨 妙手回春”“医术精湛 标本兼治”“中医圣手 技到病除”等字样,饱含着患者对医者无尽的感激。
“我这眼眉上面有些白块,时不时地痒痒。”9月5日上午,韩女士走进诊所,述说着自己的不适。
黄贤友为其仔细把脉后,又借助医用手电筒详细查看了患者的面部和手部。“痒痒得厉害吗?”黄贤友问。“有时候跟针刺一样。”韩女士答。
“从脉象上看,你体质偏寒,这易导致代谢功能下降。你这种情况疑似皮肤病,先去医院抽血做进一步检查,然后再对症治疗。”黄贤友建议道。
随后,75岁的王女士来到诊所,向黄贤友反馈自己这些天的治疗情况。王女士8月10日第一次就诊,当时的症状是夜尿频繁、睡眠差,伴有气短、左额神经痛、手抽筋等,吃了黄贤友为其开的几服中药后情况明显好转。“这两天夜尿没那么多了,手脚也不抽筋了。”王女士很高兴。
“脉象平稳了,舌淡苔薄的情况也改观了,这几服药吃完,再观察一下。”黄贤友说。
余女士怀孕70天左右,这两天大便带血,也于当天上午就诊。黄贤友为其诊脉看舌后说道:“不用担心,也无须进行其他治疗,改善生活习惯即可,比如大便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其间不能玩手机,平时多吃蔬菜水果,保持排泄通畅。”
黄贤友以医术精湛、诊断细致、对症施治赢得患者信赖。从细致问询到耐心叮嘱,这里不仅是诊疗之所,更时时传递着信任、理解与尊重。
中医特色疗法除顽疾
记者采访时看到,市民李女士正在做隔夜脐灸。据介绍,隔夜脐灸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养生治病方法,它通过脐部用药或刺激,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能有效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及内分泌,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这种疗法绿色、安全、有效,可预防,可治病,男女老少皆适宜。”黄贤友介绍。
“我因为结节来这里做脐灸一个多月了,前几天的检查结果显示,结节情况有明显改善。”李女士对此很欣慰。
此外,自上世纪90年代起,黄贤友率先倡导中药直肠滴入新疗法。“直肠滴入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结合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一种新型临床给药技术,是除注射和口服之外的重要给药途径。”黄贤友说,“该疗法将药液自肛门滴入,使药液保留在直肠或结肠中,通过大肠黏膜进行吸收。由于肺和大肠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这种方式能达到治疗肺炎咳嗽的目的。”
与此同时,在临床上,黄贤友针对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开展贴膏疗法;针对颈腰椎增生、椎间盘突出采用竹罐刺血疗法;针对痔疮选用平衡断痔疗法等,均有很好疗效。
“这些中医特色疗法,注重经方辨证与外治技术的结合,体现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黄贤友感慨道。
中医传承弘扬须守正创新
出身中医世家、行医四十余载,黄贤友对中医药的认识独到且深刻:“中医的理论体系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为核心,强调‘天人合一’与辨证论治的个性化诊疗特色,更以《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为根基,其经方体系凝聚了古代医家的临床智慧,体现了‘方证相应’的精准治疗思想。”黄贤友告诉记者,“现代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功能失调性疾病及疾病防治中具有独特价值,在‘健康中国’战略下,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与现代预防科学高度契合,其自然疗法特点更符合全球绿色医疗趋势。”
作为一名基层中医临床医师,在日常诊疗中,黄贤友深刻体会到中医药理念及特色疗法的独特价值:“比如在痛症治疗中采用‘针药并用’模式,经方配合浮针松解肌群,可快速改善症状;而‘冬病夏治’‘经方活用’‘治未病’等诸多疗法,充分印证了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
谈到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医药事业,黄贤友认为须坚持守正创新:“强化《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教育,推广跟师模式、传承名老中医经验,并以经方疗效为核心,用实效赢得群众信任;与此同时,运用现代技术研究中药作用机理,制定国际认可的评价标准,并通过新媒体传播手段展示针灸、艾灸、养生等实用技术,以实实在在的疗效赢得群众认可,让中医药真正走进现代生活。”
采访最后,黄贤友强调:“只有深植传统根基,拥抱现代科技,才能让中医药这一千年智慧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为人类健康贡献独特价值。”(本版照片由马新涛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