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法院:“打包”调解让讨薪者安心
本报讯(记者 王军豪 通讯员 王正龙)“经过高唐县人民法院鱼邱湖法庭法官和调解员的调解,我也体会到了林涛(化名)的不易,如果他同意,我愿意继续到他的公司里务工。”9月3日,高唐务工人员刘旺(化名)说。
原来,林涛开了一家制造公司,刘旺和其他四人曾在他的公司里务工。由于经营不善,林涛的公司陷入困境,导致拖欠了刘旺等人的工资。无奈之下,刘旺等人分别将林涛夫妇告上了法庭。
若这起“多原告、单被告”纠纷案件分案处理,当事人需多次往返法院,诉讼成本高。调解初期,双方分歧严重,原告要求一次性付清工资,被告则表示无力一次性偿还,且多次规避到庭协商,调解一时陷入僵局。
高唐法院法官和调解员采取“刚柔并济”方式,既安抚原告情绪,又向被告释明法律责任。经过多次沟通,林涛终于主动到庭协商。
鱼邱湖法庭创新采用“打包”调解模式,引导多方原告共同商议方案。经多次沟通,多方原告同意被告分期付款,多方达成调解协议,原告和林涛夫妇握手言和。令人欣慰的是,作为当事人之一,刘旺被法官的工作态度与效率打动,在得知林涛面临用工短缺的困难后,主动答应返回工厂继续工作。
这场调解不仅解决了欠款纠纷,更解开了5名劳务者的心结。高唐法院积极探索“同类型、同案情、同被告”案件集中处理模式,通过“一调解多结”实践,既提升了司法效率,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高唐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孙刚表示:“法院将持续深化司法为民理念,积极探索创新机制,让公平正义更快抵达,让司法温度可感可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