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教师妈妈使用“阅读培养法”育娃

8岁少年乐享家庭读书时光

马敬宇在读书

文/图 本报记者 宋春芳

这个暑假,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三年级学生马敬宇最大的收获是阅读了约100本书。

马敬宇今年8岁,6个月大时就每天趴在妈妈腿上“看”绘本。幼儿园时期,他每天至少能读5本绘本,多的时候,能读10本以上。进入小学后,他每天能读完半本至一本各类书籍。至今,他的阅读总量已超千册。

马敬宇能够实现这样的阅读积累,与其母亲的引导和陪伴密切相关。他的妈妈王娜是聊城一所中学的语文教师,尽管工作繁忙,但从儿子一岁半起,她每天坚持陪伴孩子进行睡前阅读,这一习惯持续了四年半。此外,为了培养他的阅读爱好,马敬宇的父母会定期给他买书,从未间断过。

受益于亲子阅读,从幼儿时起,马敬宇就和书本保持着一种亲近感,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一年级下学期时就能独立阅读了,而且读书时非常专注。“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阅读几乎高于一切。”王娜这样认为。她将书籍散布在家中每个角落——客厅沙发、卧室床头、甚至卫生间置物架,让孩子随时随地都能与书为伴。

对于王娜一家三口来说,阅读已经是一种日常习惯,无论是周末的闲暇时光,还是日常的碎片时间,他们都会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每天晚上,他们家都会关掉电视和手机,开启“家庭读书时光”:妈妈读散文,爸爸读历史故事,马敬宇则读自己喜欢的书。他偶尔还会凑到爸爸妈妈身边,听他们讲书中的内容。他甚至每天主动提醒妈妈:“该读书啦。”王娜说:“让孩子爱上阅读并不难,但孩子最初那份‘爱上读书’的热情,需要家长在启蒙阶段细心培养。阅读会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名为‘热爱’的种子,这颗种子会伴随他们成长,成为他们认识世界、治愈自己、探索未来的力量。”

广泛的阅读也为马敬宇带来了学业上的优势,他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经常考满分。在他上幼儿园大班时,王娜就开始引导其阅读注音书籍,这为他之后的拼音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她还通过数学绘本帮助孩子在故事中复习和预习数学知识。

去年,王娜作为优秀家长代表发言时,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方法,让许多家长受益匪浅。她用实际行动证明,阅读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传承,是父母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2025-09-10 教师妈妈使用“阅读培养法”育娃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5917.html 1 8岁少年乐享家庭读书时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