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托服务,满足老人临时照护需求
临时需要出门几天,但家里还有老人要照顾,怎么办?我国九成以上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失能老人,照护老人的家庭面临不少难题。
针对这一痛点,多地养老机构推出“短期托管”服务(以下简称“短托养老”)。不同于传统养老院的长期照护服务模式,短托养老入住时间短、灵活度高,可以解决子女外出、术后短期照护等临时需求。
老人入住的真实体验如何?服务能否满足老人的需求?记者在江苏、福建进行了采访。
早上6点刚过,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颐养院护理员陈宏艳来到71岁的方兰云床前,协助她坐起来穿衣服。
方兰云患有高血压、脑梗以及轻微的阿尔茨海默病,行动不便,还时常出现健忘状况,平时由老伴与同住的女儿王婷一家照顾。暑假期间,王婷想带家人外出旅游,又不放心母亲。经过实地考察,王婷了解到,在家门口的这个颐养院里,短托与长托的人员配备和服务内容完全一致,并可按天收费。于是,她为母亲办好入院手续,在双人间短住一周。
方兰云在颐养院的作息和在家里时差不多,但活动更丰富。早上起床后,陈宏艳搀着她到卫生间洗漱,然后到餐厅吃早饭。一日三餐由营养师调配。晨间休息时,医生龚海峰来查房,记录血压、血糖以及睡眠、用药情况。
南京市栖霞区颐养院执行院长杨艳介绍,南京市2018年推动开展养老“喘息服务”,由政府买单送失能老人到机构短托,让家人“喘口气”。由于反响较好,该院多年来坚持开展短托养老服务,并在政府托底的同时,将服务对象范围拓展至半失能、失智老人。
福建省厦门市2016年起开始试点建设以日托、短托为主的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在思明区嘉莲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里,85岁的陈阿婆午休后,在护理员吕凤英的搀扶下,撑着助行器在走廊转了一圈。前段时间,陈阿婆在家洗澡时不慎跌倒,导致膝关节肿痛,便入住了附近的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接受康复服务。“我们开设了医疗门诊部,可以提供专业医疗照护。”嘉莲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主任林梅介绍,照料中心有25张床位,为老人提供中短期托管和日间照料服务。选择日间照料服务的老人有一张床位,可享受健康监测、休闲娱乐与用餐服务。完全自理老人的费用为69元一天,半自理老人为129元一天。照料中心配备了14名专业护士、护理员,还有门诊部医生每日线上问诊和隔日线下巡诊服务。
除了注重日常护理细节,照料中心护士每个月还会对护理员开展培训。“一旦发现老人身体有不适,我们会立即报告护士,由医护人员诊疗。我们也会把老人的身心状况同步发在每个老人的家属联络群,和家属及时沟通。”吕凤英说。
据2025年9月10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