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文化引领,做好新时代公立医院政工工作

□ 田光建

改革推进到哪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进到哪一步,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代公立医院政工工作的方向。公立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力量,其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的品质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以文化为引领创新公立医院政工工作,既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当前医院管理中“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等突出问题的有效路径。

文化引领为公立医院政工工作提供了价值坐标和精神纽带。从理论内涵看,医院文化是医院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基本信念、价值导向及职工行为方式的总和,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精神文化层面体现为医者仁心的职业追求,制度文化表现为规范有序的管理体系,物质文化则通过环境设施传递人文关怀。三者相互支撑,共同构成政工工作的文化载体。在实践中,文化引领能够将抽象的思想政治要求转化为具象的价值认同,解决传统政工工作中存在的形式化、碎片化问题,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精神文化的价值塑造是政工工作的灵魂工程。华山医院打造的“感动华山”思政品牌具有创新性,通过建立“华山故事库”,系统梳理百年史料,挖掘院士口述史、患者感谢信等鲜活素材,形成“人人都是故事发现者”的文化生态。该品牌十年来以话剧、微电影等艺术形式推出“战疫先锋”“医者仁心”等主题活动,将抽象的医德规范转化为具象的叙事艺术,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从“单向灌输”到“情感共鸣”的转变,为健康中国叙事注入了温度与力量。

制度文化的规范整合是政工工作的保障机制。中山医院的实践颇具示范意义。该院将品管圈(QCC)管理模式引入党建工作,成立由党委书记牵头的“引领圈”,通过“1234模式”凝聚党办、医务处等多部门力量,针对医患和谐度提升开展专项攻关。这种将质量管理工具与思政工作结合的创新做法,既强化了“一岗双责”的制度刚性,又通过21000人次的广泛参与激发了职工的主体意识。辽宁省在制度建设上更为系统,其出台的公立医院章程模板明确党建工作要求,将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截至2024年6月,该省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和99%的二级公立医院均已落实这一制度,形成了“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的长效机制。

物质文化的环境浸润是政工工作的有效载体。华西口腔医院打造的“三馆两廊一林”文化阵地,通过博物馆、校友林、科普宣教廊等实体空间,将“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热忱关爱的服务理念”等百年文化精髓转化为可见可感的环境元素。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红房子医院)将物质载体与精神传承相结合,通过设立王淑贞纪念碑、编撰院史著作、上演大师剧等方式,构建起“精神—公益—科普—服务”四维一体的文化体系,其产科所有亚专科均入选国家级建设单位,印证了文化软实力向发展硬支撑的转化效应。

当前公立医院政工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邯郸市内九家公立医院的调研显示,85%的职工为女性,72%为80后,但现有思政内容多以理论宣讲为主,对家庭工作平衡、职业发展规划等实际需求关注不足;考核机制存在“重形式轻实效”倾向,过度关注笔记数量和考勤情况,缺乏对思想转变效果的科学评估。这些问题暴露出文化引领在精准性和系统性上的欠缺,亟须通过机制创新加以解决。

做好新时代公立医院政工工作,需从三方面着力:一是构建“党建+文化”双轮驱动模式,如红房子医院那样将党的领导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通过“五为”精神大讨论等活动凝聚价值共识;二是创新数字化政工载体,借鉴“线上协和”经验,利用医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打造云端思政阵地,实现教育全覆盖;三是完善人文关怀机制,推广辽宁省“强党建优医疗促健康”专项行动中的志愿服务模式,通过义诊、健康讲座等实践活动,让职工在服务群众中强化职业认同。

文化引领为新时代公立医院政工工作注入了持久活力。实践证明,只有将思想政治工作深深植根于医院文化的沃土,才能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才能培养出既懂医术又有温度的医务工作者。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公立医院必须坚持以文化为引领,不断提升政工工作的时代性和实效性,为守护人民健康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东昌府区中医药研究院)

2025-09-22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6480.html 1 文化引领,做好新时代公立医院政工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