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钢笔书写一段护患真情

□刘敏 王静

“谢谢你看到了我这个人,而不只是我的病。”10月10日,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一病区护士汪惠回想起患者刘文涛(化名)出院时对她说的这句话,仍十分感动。这句朴素而真挚的感谢背后,有一个温暖的故事。

据了解,刘文涛是一位退休教师,因腰椎间盘突出入院。尽管入院时腰部及右下肢疼痛明显,但他始终保持着教师特有的涵养,面对医护的帮助,总不忘道声“谢谢”“麻烦你了”。在护理中,汪惠发现刘老师床头总放着一本书,时常翻阅。进一步交流后,汪惠被深深触动:这位老教师深耕讲台三十五载,对笔墨和讲台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

教师节当天,汪惠特意准备了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送到刘老师手中。“这是我收到过的最特别的教师节礼物。”刘老师双手接过这份心意,打开包装的瞬间,眼眶湿润了。他轻轻抚摸着笔杆,动情地说,这样的钢笔曾陪伴他批改了无数本作业,写下了数不清的评语,言语之间,满是对教育生涯的怀念与不舍。他紧紧握住汪惠的手,连声道谢。那一刻,汪惠深深体会到:真诚的关怀,是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语言。

次日清晨,汪惠路过病房时,看到刘老师正用新钢笔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刘老师告诉她,疾病让自己失去了不少能力,但这份礼物让他重拾起表达的欲望,他要把住院期间的经历都写下来,作为珍贵的回忆。

“护理工作不仅是技术操作,更是心与心的交流。”汪惠表示,这位退休老教师的话让她更加坚定了从业初心。那支钢笔和那个笔记本,不仅见证了跨越常规的护患情谊,更让她懂得,真正的护患沟通需要看见患者的内心,而这种基于理解与尊重的关怀,有时比药物更能温暖人心。

2025-10-13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7099.html 1 一支钢笔书写一段护患真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