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天时以养身,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谷万里——
解码节气里的养生智慧
文/图 本报记者 孙克锋
霜降时节,秋意正浓。10月25日晚,聊城市中医夜校暨成无己讲堂在市城区楼北大街成无己纪念馆古城区馆举办,百余名市民齐聚一堂,共赴一场健康之约。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聊城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谷万里,以“节气与健康”为题,将源远流长的中医智慧化作寻常百姓听得懂、用得上的养生箴言,让这个秋夜洋溢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暖意。
识天时变化之律,悟养生根本之道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更是指导人体养生的“天然时钟”。谷万里从《黄帝内经》“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出发,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节气更替与人体健康的密切联系。他指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仅是自然规律,更是养生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
结合聊城地处黄河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谷万里为市民提供了顺应节气的生活建议:春季宜早起活动以助阳气生发,夏季应防暑祛湿、避免贪凉伤阳,秋季注意防燥润肺、收敛神气,冬季则要避寒就温、固护阳气。
取食疗养生之方,得药膳调理之妙
“药食同源不是空谈,而是融入一日三餐的生活艺术。”谷万里这句话道出了节气养生的精髓。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中,他不仅传授理论知识,更贴心地为每个重要节气配备了简单实用的食疗方。
谷万里还结合聊城本地食材特点,推荐了许多接地气的养生食谱。比如秋季润燥的“雪梨炖银耳”,选用当地常见的雪花梨与银耳相配;冬季温补的“胡萝卜生姜焖羊肉”,则是充分利用本地优质羊肉资源。这些药膳既实用又美味,受到市民热烈欢迎。学员孟浩手持笔记本感慨地说:“这些方子就像为每个节气量身定制的健康菜单,明天我就去市场采购食材,尝试做一下。”
夜色渐深,讲座虽已结束,养生智慧却如种子般在市民心中生根发芽。从《黄帝内经》的深邃到成无己对《伤寒论》的注解,从二十四节气的轮回到一碗药膳的温暖,中医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守护着百姓健康。养生之道,贵在顺应自然;健康之道,重在持之以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