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不关机

这位社区工作者手机成“热线”

本报记者 刘亚杰

4月8日一早,送孩子去幼儿园后,谭红涛连日来紧张的心情终于可以稍微放松下来了。少了孩子“问这问那”,她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来解答群众的咨询了。

“你好,我最近又出门了,是否需要居家健康监测?”“你好,和密接人员有过相同活动轨迹该如何处理?”……还没到上班时间,接二连三的电话就打到了谭红涛的手机上。询问详细情况,做好登记备案,耐心解释政策,一个电话,谭红涛接了近10分钟。

谭红涛是度假区湖西街道西王社区的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每天不仅要上传下达各类疫情防控信息,还要接听群众来电。她的手机备忘录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亟须办理的事项。因为24小时不关机,她的私人电话已经成为整个社区的服务电话。而她,也成为社区里“最爱接电话”的人。

在西王社区明康·文馨园小区,“有事找红涛”也成了大家的口头禅。“一天能接近百个电话,最忙的时候得翻倍。”谭红涛说,两年来,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别管是清晨还是深夜,她的电话随时都有群众打进来。

有一次,已经接近凌晨,刚把孩子哄睡的谭红涛正准备休息,这时,一个电话突然打了进来。原来是一位外地来聊城的社区群众,因为同车厢有确诊人员而主动向社区报备,这通电话一打就一个小时,直到纸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行程信息,手机马上没电,谭红涛才放下。

每天,谭红涛都要准备多个充电宝,恐怕因自己手机没电,错过一些重要电话。无论是在做饭还是在洗脸刷牙,只要电话一响,她就会立即接听,“接电话”成了谭红涛最重要的事。而这,也让谭红涛的睡眠质量越来越差。

“这就是咱社区工作者的责任,以后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谭红涛说,近段时间,她的电话越来越少,说明我们疫情防控工作做得越来越好,距离胜利越来越近。

在西王社区,不一定每位群众都认识谭红涛,但每位群众都知道尾号“8511”的电话。

2022-04-12 24小时不关机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937.html 1 这位社区工作者手机成“热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