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这根“弦”松不得
■ 岳耀军
自4月15日零时起,聊城主城区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标志着本轮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成果固然可喜,可隐忧也随之浮现。因为,随着防控政策的调整,有些单位及个人紧绷的防疫“弦”也跟着放松下来:登记、扫码、测温等防控措施开始“搞变通”“走形式”;市民在密集场所不戴口罩,聚集扎堆现象增多……疫情防控常态化不等于正常化,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当下疫情防控之“弦”放松不得。
防疫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与德尔塔毒株相比,这次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更快、隐匿性更强、传播方式更加多样,这就决定了我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会持续存在。另外,虽然我市疫情防控形势正朝着积极向好的态势发展,但外部疫情仍呈散发、多发态势,稍有松懈,就有可能给病毒可乘之机,让防疫成果功亏一篑。
抓疫情防控就是抓发展。有些人认为疫情好转了,得赶紧抓发展,防疫工作可以松一松了;有些经营业主嘴巴上重视防疫,行动上却忽视防疫,只想揽客创收,不愿为防疫“站岗”。然而,没有安全的生产、消费环境,怎能让员工上岗工作?多少顾客会进店消费?发展又从何谈起呢?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政策,目的就是要尽快战胜疫情,从而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讲,抓疫情防控就是抓发展。
防疫慎终如始,坚持就是胜利。抗击疫情是一场持久战,实践已经证明,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面对疫情反复冲击的风险,我市上下只要克服厌战情绪、松劲心理、麻痹思想,慎终如始地抓防疫,就一定能够守住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就一定能够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