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双减”落地生根 “五育”提质增效

——聊城市实验小学构建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5月13日,聊城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在校内书吧阅读书籍。■ 田柏林

■ 刘小希

聊城市实验小学校园内,一个鲜红的“启”字生动诉说着该校的“前世今生”。

学校前身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成立的启文书院,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

如今,这所百年老校梳理出真趣教育的上位文化——校魂“启”,其内涵为“启天赋之门,行君子之道”。这既是该校办学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核心理念。

在“双减”背景下,聊城市实验小学以课程为抓手,结合“五育并举,生命成长”的理念,从高度、厚度、广度三个维度构建了“三维四本五元”的真趣校本课程体系,推出从自主选课到课后服务的“全程质保行动”,做到了减负与提质的双向保障。

做好品质保障

健全校本课程体系

“在实验人看来,德智体美劳,每一个方面都在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功效。”该校党委书记刘万军说,“好的教育,不仅要关注知识和技能堆叠的厚度,更要聚焦学生的全面成长与长远发展。”他的这句话,也道出了学校真趣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出发点。

该校专门成立真趣自主选课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基于“五育并举,生命成长”理念,首先对教师申报的校本课程进行审核,再将通过审核的校本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供学生在新学期进行选修,以此打造整体化课程结构,实现全科育人。

“在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对各类教育资源进行了充分开发。”刘万军说,“以红色文化课程为例,学校成立了红色文化教研室,全面开展红色文化育人理念、机制、载体的探索与实践,构建‘十个一’红色基因传承育人体系。”

结合全科育人、环境育人理念,截至目前,该校共开发了健文礼艺博5类52门校本课程,能满足全校学生的自主选课需要。

做好效率保障

细化校本课程实施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在学生们寥寥几笔间,《少年中国说》中的经典语句便跃然“地”上。这是聊城市实验小学启文类课程中地书课上的一幕。该课程也是学校真趣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

根据学生的需求,学校充分利用本校教师特长资源,并吸收专业的社会力量为自主选课助力,在教室、操场、各功能室、图书室、文化长廊等场地,广泛开展自主选课活动,让特色课堂成为真正促进孩子健康发展和张扬个性的平台。

自主选课的开设,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也使老师们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地书课程教师李之玉说:“我是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对书法非常感兴趣。在学校的信任与支持下,我同其他老师一起开发了这门地书课,也在教学中提升了自信,感受到了自身价值。”

如今,学校逐步形成独特的“行走的课堂”校园文化,课程资源均已实现数字化留存,进一步充实了课程体系。

优化服务保障

延时课程备受欢迎

“锵咚锵,锵咚锵……”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只见实验小学操场上,参加舞龙舞狮特色课程的学生们正身着彩服,穿梭前行,场面十分壮观。

这是该校开展特色延时服务的一个缩影。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学校延续“五育并举,生命成长”理念,在向家委会广泛征集关于课后服务课程类型的意愿基础上,结合四级课程体系,创新开展了“社团+”延时服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全力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和个性成长。截至目前,该校已开设包含篮球、足球、硬笔书法、创意线描、科学实验、无人机等15个课程类型的52个社团。学生邱子涵说:“我参加了开讲吧社团,每周最期待的就是上台演讲!”

由此可见,个性化课程社团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在活动中,学生的健康体质、艺术素养和文化品格均得到提升,学校鼓号队、合唱队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机器人编程社团学生也在省、市级创客大赛中屡获佳绩。

2022-05-18 ——聊城市实验小学构建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2035.html 1 “双减”落地生根 “五育”提质增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