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大气办”的第76次会议
■ 文/图 朱海波
“今明两天持续高温,要做好城区洒水作业,实现扬尘和臭氧双管控,在高温时段,汽修店喷漆、市政道路划线等都要停止,务必做好检查……”5月26日上午8时,冠县空气质量监管联席会议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办公室主任张子民对当天的重点工作作出安排。
3月12日,冠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办公室成立,这是全市最早成立的县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办公室,由县委副书记张庆辉任政委,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子民任主任。每天的联席会议雷打不动,节假日、双休日也从未中断,当天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办公室的第76次会议。
会议常开,但不长。听取前一天空气质量汇报、安排当天的重点工作、现场督导检查,构成会议的基本内容。“能去现场的不在会场,每天的开会时间基本不超过半小时。”张子民说。
5月26日9时左右,冠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办公室重点区域办主任王继祥带着两名专家去现场检查,10分钟后,他们来到和平路排污管网改造工地,工地现场,雾炮车“喷云吐雾”,挖掘机在后面开挖,3名工人跟在挖掘机后覆盖裸露的新土,一切有条不紊。
看到没什么问题,一行人驱车沿白杨路西行,不到2分钟,就到了静雅居二期建筑工地。施工企业现场负责人王兴庆说,“检查组经常来,还不时地杀个回马枪,看我们是不是把问题真正整改到位了。”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办公室如同大气污染防治的中枢系统,负责收集情况、下达命令、督促执行等,能缩短处置链条,短平快地解决问题。如,以前发现建筑工地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问题,要经过专家、生态环境局、住建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环节,费时费力。现在发现问题,直接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办公室交综合行政执法局处理,省去了中间环节,以前的整改率不足60%,现在已达到90%以上。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是拿着“放大镜”和“显微镜”下去检查的,对发现问题实行销号制,解决不完不销号。对全市每周排名落后的乡镇(街道)开展实地调研、精准帮扶,制定提升方案,4月份,冠县无一乡镇处于全市后十名。
1—4月,冠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及PM_2.5、PM_10平均浓度同比分别改善7.4%、1.8%、7.3%,PM_2.5绝对值位列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