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有了“智慧大脑”
■ 文/图 张英东
5月26日,冠县清泉街道三里韩村棚改项目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颜林走到智慧工地AI行为监控摄像头前,摘下戴在头上的安全帽,摄像头里内置的音响立即发出警报:“请佩戴安全帽!”
现场演示完,颜林把安全帽戴回头上,边走边介绍,自从安装了智慧工地监控系统,工地上有了“智慧大脑”,施工现场迈入了智慧时代。
三里韩村棚改项目,是冠县智慧工地试点之一。“2020年下半年,我们从扬尘治理等环保的角度出发,开始在全县试点推行智慧工地建设。”冠县住建局安监科负责人程星说。
智慧工地,智慧在哪里?在三里韩村棚改项目入口处,一台名为“β射线在线监测仪”的智能设备,正在实时监控着工地的PM_2.5、PM_10以及温度、湿度等各项数据,及时向主管部门反馈实时空气质量指数,实现了全天候、无盲区监管,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
程星介绍,智慧工地监控系统通过加强工地监管平台的建设,帮助监管部门及建筑企业有效解决了施工现场事故多发,扬尘、噪声污染大,重点部位生产操作不规范、隐患未及时消除等问题。截至2022年5月,冠县共建成智慧工地17处,安装“电子眼”340余个,把人眼变成“电子眼”,把人工告警变成“自动预警”,实现小问题马上纠正,大问题直接取证移交,大大减少了检查频次,提高了监管效能。
在冠县住建局的智慧工地管控中心可以看到,所有智慧工地的实时数据都在这里汇总。智慧工地管控中心实现了工地视频监控全覆盖,对进出车辆冲洗情况、土方湿法作业情况、裸土毡盖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如发现有车辆带泥上路、裸土覆盖不到位等情况,系统平台会自动拍照、发出预警,提醒现场人员及时纠正。冠县住建局在智慧工地管控中心安排了专门的值班人员,建立视频监控台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整理。
冠县推行智慧工地建设,要求谁建设、谁出资、谁负责,没有让施工单位增加资金投入,这种做法,随着省级文件的印发得到了肯定。今年4月28日,山东省住建厅发布了《关于调整建设工程费用规则的通知》,明确提出在各费用规则的“措施项目费—单价措施费”中新增“智慧工地”内容(适用于建筑专业)。“也就是说,自文件印发之日起,全省的智慧工地配套设备纳入了工程造价,以后新开工的项目都要安装智慧工地监控系统,费用含在工程造价里,无须另外增加投资。”程星说。
自从推行智慧工地以来,冠县新建建筑施工项目的问题少了,工人的环保和安全意识也提升了。发现问题不是目的,减少问题直到没有问题才是目的。“就像道路交通违法违规监控设备一样,系统捕捉到的违法违规行为越少,说明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越强,交通事故就会越少;我们的智慧工地监管系统,就是通过各种智慧化管理平台,提升建筑工地、施工人员的整体安全意识。当它反馈预警信息越来越少的时候,就是它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谈到对智慧工地监控系统的看法,程星表示,近两年冠县建筑工地无论是现场环境的提升,还是施工人员整体安全意识的提升,都得益于对智慧化管理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