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云端办案”守护司法正义

■ 本报记者 孙克锋

本报通讯员 周婧 李明玉

“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云送达、云庭审、云调解三位一体‘云端办案’新模式,努力实现网上办理全流程、智慧审判全覆盖、智能服务全方位,把‘数字正义’送到人民群众家门口,为疫情防控背景下法院审判工作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实践样本。”6月2日,东昌府区人民法院院长黄鸿义说。

“云送达”一条线

一部手机贯通案件全流程

黄鸿义说,东昌府区人民法院运用统一送达平台及公务外呼系统,优先实行电子送达,将案件缴费信息、开庭信息、证据材料、裁判文书等诉讼材料通过一体化平台直接发送至当事人手机,使当事人可以随时随地“指尖诉讼、掌上办案”,减少了当事人诉累,降低了人员流动及物流的社会成本。

以东昌府区人民法院民二庭为例,4月份至今,审理阶段程序性文书电子送达率达到98.92%,七个审判团队中,六个审判团队实现程序性文书电子送达率100%;裁判文书电子送达率达到93.62%,三个审判团队实现裁判文书电子送达率100%。

“云庭审”两条腿

两个软件实现庭审全覆盖

“我们采取互联网庭审能开尽开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两套不同的互联网法庭系统的功能优势,全面落实互联网庭审。”黄鸿义说。

云庭App适合庭审参与人申请互联网开庭、证据材料较多、案件事实复杂的情形。

易审App可在线下审判的同时实现互联网庭审功能,适合诉讼主体较多,可能出现缺席审理,或者一方当事人申请到庭参加诉讼的情形。

东昌府区人民法院建立了按需选择、错峰使用、分类排期的工作制度,将不见面、无接触的新型庭审覆盖面最大化。4月份以来,仅民二庭互联网开庭率达到51.29%,其中互联网开庭率最高的审判团队达到96.67%,真正做到省时、节力、高效、便民。

“云调解”三步走

分层化解智能服务解纷争

黄鸿义说,调解工作是定纷止争的重要办案手段,他们探索“云调解”三步走工作模式,矛盾纠纷化解水平进一步提升。

第一步明晰诉求,引导当事人网上交换证据及诉辩意见,对案件进行梳理,确定具有调解空间的案件。

第二步各个击破,采用电话、微信沟通等方式,分别与双方当事人寻找利益共同点,进行初步调解。

第三步依法调解,利用一体化办案平台及互联网庭审系统,调解协议网上制作、网上签订,民事调解书网上签章、网上送达,实现调解文书生效零接触、零延迟。

还是以民二庭为例,“云调解”工作模式建立以来,他们调撤案件330余件,调撤率达到39.07%。

2022-06-07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3013.html 1 “云端办案”守护司法正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