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一场对话,两代人的奋斗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6月6日11时许,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新村党委书记耿遵珠正在办公室拿着报纸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当当当”,一阵敲门声响起。“耿书记在吗?”村里的“80后”返乡青年曹有忠喊道。

“有忠来了,赶紧进来!”耿遵珠放下报纸,把曹有忠让进办公室,“来,先喝杯茶。”

曹有忠抹了一把汗,坐到凳子上,“咕咚”一声,把耿遵珠递过来的茶一口喝完。

曹有忠是村里的预备党员,也是返乡种大棚的大学生之一。2010年,曹有忠大学毕业,在外闯荡几年后,耿店村良好的农业发展势头吸引了他。2018年,曹有忠找耿遵珠商量,准备回老家种植大棚蔬菜,得到了耿遵珠的大力支持。

回到老家的曹有忠,充满了干劲。在耿遵珠的帮助下,他流转100亩土地,贷款100万元建起种植基地。现在,曹有忠每年纯收入达20万元。在旁人看来,农村家庭每年能收入20万元已经算不错了,但耿遵珠觉得曹有忠能干得更好。于是,每隔一段时间,耿遵珠就要找曹有忠聊天、谈心,了解他的思想动态,为他出出主意。

当天,耿遵珠提前给曹有忠打了电话,让他忙完后到办公室来一趟。于是,在棚里摘完西红柿,曹有忠便急忙赶了过来。

“最近地里咋样?雨季快来了,你那葡萄棚得提前加固。”耿遵珠说。“前天刚买了7000元的竹竿,每座棚都进行了加固。”曹有忠回答,他种了4座棚的藤稔葡萄,预计每座棚能产6000公斤,月底就能上市。

“下一步得把电商重新拾起来,那是你的优势,要通过电商把瓜菜推出去。”耿遵珠说。“你这一提醒,我才想起来,这段时间光忙活了,真没往这方面想过,差点忘了。”曹有忠说,他以前从事过电商,由于忙不过来,一度搁置。“现在拾起来也不晚,不能光埋头干活,心里还要常琢磨。”耿遵珠叮嘱。

“你看看咱村的再勇,他种了7座棚。前几天我跟他聊天,他说今年少说也得挣50万元。”耿遵珠说到这里,又给曹有忠倒了一杯茶。曹有忠有些不好意思:“当初我要是听您的,得少走不少弯路。”曹有忠刚接触大棚种植时,耿遵珠建议他种尖椒,但曹有忠坚持种甜瓜。种甜瓜虽然也挣钱,但凌晨就要摘瓜,还要自己到聊城城区去卖,每天耗费很大精力,最终耽误了收成。“别泄气,只要你脚踏实地,肯定会越干越好。”耿遵珠拍了拍曹有忠的肩膀说。

随着回乡的“棚二代”越来越多,耿遵珠非常关注他们的发展,对他们的要求也更高。村里不少年轻人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曹有忠就是其中一员。今年11月份,曹有忠的预备期就满了。“你得更加努力,在村里年轻人中间起到带头作用,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想境界,争取如期转为正式党员,咱村今后的发展还得靠你们。”耿遵珠语重心长地对曹有忠说。“您放心耿书记,我一定会努力!”曹有忠表态道。

像这样的谈心谈话,耿遵珠每个星期都要开展几次。“年轻人是我们村的中坚力量,我们在为他们做好服务的同时,更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让他们能真正扛起我们村实现更好发展的大旗。”耿遵珠说。

2022-06-09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3149.html 1 一场对话,两代人的奋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