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别具一格的游园会

一名小学生正在参观非遗面塑作品展

■ 文/图 张燕

6月11日上午10时15分,迈进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24名上身穿着红色汉服的中小学生,正在齐声诵读《二十四节气歌》。他们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

当天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精心策划“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二十四节气’主题非遗研学游园会”,以此致敬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精心设计了非遗精品展、非遗研学体验和古诗词朗诵三项内容。

面塑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聊城面塑历史悠久,有临清面塑、东昌面塑、郎庄面塑等。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庄面塑,更是被誉为“中国民间工艺中的一朵奇葩”。

在“非遗精品展”中,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选取200余件有关聊城名胜古迹、历史文化名人的面塑作品进行展出,让游园的市民对聊城历史文化和面塑这项非遗项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非遗研学体验”活动中,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邀请面塑传承人为参与研学体验活动的近百名中小学生,现场讲授面塑历史及制作技艺,让非遗传承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在“古诗词诵读”环节,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邀请24名中小学生现场诵读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词,让青少年在诗歌诵读与艺术熏陶中,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今年7岁的郭雨萌是参加诵读的24名学生之一。她酷爱古诗词,自2021年8月参加经典诵读至今,已能熟练背诵《千字文》《论语》《大学》《弟子规》《百家姓》等数十篇经典古诗文。

“这次活动很有意义,孩子在参加经典诵读的同时,还能参观非遗精品展、体验面塑制作。这些都是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让孩子领略它们的璀璨,传承、弘扬它们。”郭雨萌的母亲江明霞说。

2022-06-13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3396.html 1 一场别具一格的游园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