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聊城文博、非遗活动丰富精彩
本报讯 (记者 陈金路) 2022年6月11日是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当日,我市举办“我眼中的大运河”研学游、“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游购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欢乐汇暨2021聊城非遗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6月11日9时,“我眼中的大运河”研学游启动。市民按照“参观山陕会馆——山陕会馆码头上船游览大运河和东昌湖——古城西城门下船——步行从古城西大街前往光岳楼——参观光岳楼”的线路,走进山陕会馆,循着山陕商人的足迹,听东昌府的来历,听东昌湖、龙堤、龙湾以及大运河的动人故事,在游览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明清时期聊城重要的历史地位,加深对聊城以及聊城段大运河的认知,增强对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游购节设在光岳楼南侧广场及周边,运河伞棒舞、杂技舞狮、道口铺唢呐、道口铺舞龙、立鼓、滑稽杂技、道口铺龙头凤尾花竿舞、阳谷寿张黄河夯号、聊城梅花桩拳等表演轮番上场。同时,鲁锦、东昌李氏陶器制作技艺、聊城剪纸艺术、高唐麦秸画制作技艺等38项非遗项目在活态体验区和非遗展销区纷纷亮相。
6月11日至12日,我市在海源阁东院举办了“二十四节气”主题非遗研学游园会,展览主题非遗精品,进行主题诵读活动。活动邀请面塑传承人开展“二十四节气”主题形象作品现场教学,并组织聊城市青少年传统文化爱好者进园观展、研学、体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