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放稳岗返还资金597万元
聊城“真金白银”稳就业
本报讯 (记者 吕晓磊) 6月10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今年1—5月份,我市城镇新增就业20497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45亿元,组织城乡公益性岗位人员上岗2.87万人,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扩大实施社保费缓缴政策。将阶段性养老、失业和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缓缴政策实施范围,由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5个特困行业扩大到产业链供应链受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制造业等行业,以上行业所属困难企业,均可申请缓缴养老、失业和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单位缴费部分。其中,养老保险费缓缴实施期限到2022年底,工伤、失业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1年,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发挥失业保险稳就业功能。将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延续实施1年,执行期限延长至2023年4月30日。优化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参保企业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5.5%,30人(含)以下的参保企业裁员率不高于20%,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返还政策,其中大型企业稳岗返还比例由30%提高到50%,中小微企业由60%提高到90%。今年,我市为627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597万元。
优化就业创业服务生态。对政策出台后新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正常发放工资、缴纳社保费的企业,可按照500元/人/月给予岗位补贴,补贴时间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定期发布企业急需紧缺工种目录。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力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45亿元,扶持创业2300余人,带动就业5100余人。
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优化失业动态监测结构,调整12家失业动态监测企业,对全市108家企业、7万余个岗位进行定期监测。落实失业保险金与最低工资标准挂钩联动制度,发放失业保险金4100余万元,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