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规民约里的“三字经”
■ 本报记者 赵宗锋
“红白事,巧安排,喜从略,丧从简……”6月7日上午,东昌府区侯营镇侯营村妇联主席宋春红指着村里的村规民约“三字经”展板说,多年来村里在移风易俗方面的变化,村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近年来,侯营村打造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大讲堂、村史馆等陆续建成。同时,该村把家风家训做成牌匾,送到每个家庭。建起了村德家训一条街,成立“村风家规协会”等十大公益组织。每年评选“好媳妇”“好婆婆”,以“向好媳妇娘家报喜”等形式予以热烈表彰。把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以村德家训正德励志,极大推动了侯营村精神文明建设。
“现在村里白事就是一碗端,喜事也是简简单单。以前那些既繁琐又铺张浪费的老风俗,都在逐渐消失。”宋春红说,以白事为例,如今村里建有专门的骨灰堂,棺材用不着了,仅此一项,就为群众节省了不少开支。
“盖天下惟诚朴为可久耳!吾家世守寒素,岂可忘本……”在侯营村村史馆,这些家风家训与村规民约展板上的“三字经”遥相呼应。“现在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陈规陋习越来越少了。”宋春红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