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特殊的乡村竞拍会
■ 文/图 本报记者 曹天伟
“刘兵,出价1485元。”6月11日上午11时,开发区北城街道李楼村党支部会议室里,当工作人员读出最后一位竞标者的出价时,现场顿时骚动起来。
“包一亩地一年1485块,出价够高的。”“是呀,真没想到。”两位竞标者互相交流着,眼神中透着诧异。
时间拉回到两个小时前,李楼村全体村民入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耕地公开发包仪式拉开序幕。李楼村有村民499人,耕地1000多亩,其中集体土地200亩。近几年,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村民将自己手里的承包地以股权形式入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这次,合作社专门拿出600亩耕地集中对外发包。
“这600亩地,大部分是村民交给合作社管理的承包地,还有一部分是集体土地。”在村党支部书记李长正看来,合作社集中对外发包土地,能够吸引更多竞拍者竞标,比起村民个人流转土地,价格也更高。
上午9时许,李楼村党支部大院外已经聚集了大批群众。这些人中,有李楼本村的村民,也有不少外村人。村民李士峰早早来到现场,时不时向大院里张望。在他看来,合作社这次发包的600亩地很有吸引力,“这些地集中连片、地力很好,非常适合规模种植。如果能成功拍下来,我打算购买收割机、播种机,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9时30分,发包仪式正式开始。在现场工作人员组织下,有意竞标的村民排好队。紧接着,工作人员宣读《李楼村构树园区承包前土地情况说明》。随后,14位竞标人逐一在竞标承诺书上填写身份信息,并缴纳20000元保证金。
随后,14位竞标人走进会议室。“咱们这次竞标,起拍价是1100元。写下标的额前,可以打电话和家里人商量,但不能离开会议室。”竞标正式开始前,李长正再次向大家强调竞标纪律。
10分钟后,14位竞标人将写有标的额的纸交到工作人员手中,由工作人员现场宣读结果。最终,刘兵以每亩1485元的“高价”拍得600亩耕地的承包权,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令大家没想到的是,刘兵并不是个人参加竞拍,而是代表茌平区田田高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拍得了土地承包权。“比起个人,我们公司在农资采购、经营管理方面都有优势,能够把成本降到最低。因此,我对这600亩土地的收益很有信心。”刘兵说。
发包仪式圆满落幕,李长正紧绷的神经也终于松弛下来。他告诉记者,这每亩1485元的承包费,会拿出800元分给村民,剩下的以入股形式滚入合作社发展基金,由合作社组织开展经营活动,盈利再以分红形式发给村民,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