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豪:从物流到直播,延伸数字产业链

■ 本报记者 夏旭光

本报通讯员 朱红光

“过去我们每天需要收发快递12万件,双十一的时候达到18万件,光靠人工分拣费时又费力,于是便投资430万元,新上了这条全自动分拣线。启用以后,可以通过扫描电子码实现自动分拣,不需要工人来管理!”6月12日上午,在临清市新华路街道日旭电子商务产业园内,创办人杨春豪指着正在安装的自动分拣设备,自豪地介绍。

今年36岁的杨春豪,已涉足供配行业9年,如今,他的物流公司已经成了各大物流快递供配中心,公司人员达到146人。

“前些年,经营安能物流的时候,我深深感到,全市那么多家物流快递企业各自为战,同是一个单位,每家物流人员每天都要跑一趟或者两趟,浪费人力物力。于是我就想,如果做成各物流快递供配中心,把所有连锁公司的货物收下来,集中分拣,一次性配送,这不就简单啦!”杨春豪有了思路后,就开始了物流资源的统筹工作。据介绍,供配中心自2021年建立以来,大大减少了配送工作量,光配送员就减少了30%,配送员的工资由过去的3000多元,提高到现在的5000多元。

在参加新华路街道党建办和文明实践站联合举办的电商培训时,他了解到一些大城市采用自动分拣设备进行分拣邮件,他被这种自动化设备吸引了。于是,杨春豪到山东最大的货物集散中心——临沂兰山区物流集散基地进行考察。考察令他大开眼界,当即决定上一套高科技设备,并联系了自动化分拣设备生产企业。

“自动分拣设备这个月就要投入使用了,工人们的工作量会大大减少,我也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直播方面。我现在直播带货的商品多来自义乌,那里有七家日用百货商是我的重点供应商。”杨春豪笑着说,如今,他准备把手工挂面、黄金梨、桑黄、大樱桃等临清特产推向全国。

在日旭电子商务产业园的一个直播大工坊里,几位年轻的主播正在讨论16个直播间的装修风格和背景。“我们也正在培养自己的主播,走自己生产、自己直播、自己销售的路子。目前,我们已经有了4名临清当地的主播。这些主播很专业,去年9月份以来,他们从每晚7点工作到10点,平均每人每天交易额能达2万多元。有的主播有粉丝40000多,这就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潜力啊!”如今,杨春豪正在与全国知名的大主播进行沟通,争取几名大主播能够加入他的队伍。

“咱们临清有很多青年人愿意做电商,但是他们没有经验,没有资金,没有门路,我们制订了新的人才培养计划。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和电商的蓬勃发展,在临清市商务局的帮助下,4月份我们开办了首次电商培训班。”杨春豪充满信心地说,不但要培养好“台柱子”主播,还要形成电商人才集群,宣传临清的特产,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和进一步创新,扩大物流产业规模,让规范的内向物流和宏大的外向物流助力临清市经济腾飞。

2022-06-16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3645.html 1 杨春豪:从物流到直播,延伸数字产业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