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企业有更多“没想到”
■ 路子强
最近和两位经营企业的朋友聊天,他们夸起了聊城的营商环境。
5年前,笔者问一位朋友,企业到有关部门办手续,最怕啥?“一怕折腾,二怕拖。”朋友脱口而出,可见他对办手续时的跑断腿、磨破嘴、手续繁等现象感触颇深。
就在昨天,这位朋友主动打电话,欣喜地对笔者说,最近企业南侧新修了一条较宽的道路,他们想开个南门,提交材料后,当天就得到了批复,“没想到审批速度这么快。”
还有一位朋友说,他知道一家企业每年都申请下来五六个发明专利,他们也想激励员工搞发明,但不知道如何下手,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负责知识产权业务的部门。两天后,他们接到部门电话,说是考虑到还有不少企业也有发明创新的需求,部门最近准备开设培训班,欢迎企业派人参加。部门的延伸服务,令这位朋友“没想到”。
企业从“害怕”与部门打交道到“乐于”打交道,并收到“没想到”的结果,说明聊城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正得到企业的普遍认可。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怎么样,归根到底取决于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服务企业发展的暖心政策,有关部门一定要秉承“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理念,按照“企业吹哨、部门报道”“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要求,以服务的精准化坚定企业的发展信心,让企业收获更多个“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