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茌平5G智慧广播添彩“三夏”生产

本报讯 (记者 王军豪 通讯员彭月勇) “进入田间作业人员不得携带引火物,严禁在收割场所使用明火、动用电气焊……”6月13日中午12时,茌平区乐平铺镇彭庄新村“学习强国”乡村大喇叭准时响起。

“2022年春节前,茌平区5G智慧电台与应急广播并网,全区747个自然村、400多个小区应急广播实现全覆盖。”茌平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郭瑞双介绍,并网后的5G智慧应急广播具有智能化、覆盖广、适老性等特点。之后,茌平区又将“学习强国”电台栏目链入应急广播平台,在丰富内容的同时第一时间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以不断满足农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茌平区“学习强国”乡村大喇叭应运而生,紧扣学习主基调,合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优质资源,每天8时、12时、18时定时通过5G智慧应急广播播放专业种田知识、涉农政策法规等,对全区农民开展有针对性、通俗化、贴民心的宣传教育。

“年前播种晚、苗情不好,通过广播学习农技专家教授的管理技术,及时对小麦进行镇压、一喷三防等作业,今年的大丰收有它不少功劳。”站在装满金黄麦粒的农机车上,彭庄新村村民彭光营笑得合不拢嘴。

抓好疫情防控,保障“三夏”生产安全有序。在杨官屯乡,麦浪滚滚、机声隆隆与疫情防控广播共同奏响了夏粮丰收交响曲。“村里大喇叭每天都会播报疫情防控信息,我深知防疫的重要性,儿子、儿媳都在北京务工,麦子都是村里的‘帮收帮种志愿服务队’帮忙收割的。”年近70岁的郭王村村民郭金生说。

茌平区应急广播平台高频次播报疫情防控信息,不间断播放“学习强国”上的防疫常识,极大地弥补了疫情防控在农村地区、老年群体中的薄弱环节,确保村村能听党声、户户能懂防疫,为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夏粮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今年65岁的陈洪成,是洪官屯镇回民李村一位农民,爱学习的他每天都会通过乡村大喇叭“充电”。“大喇叭将国家时事、农技知识送到身边,大喇叭一天不响我的生活就像少点什么。”说话间陈洪成沏了壶茶,来到院子里准时“充电”。

“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麦收后我要把9亩土地全部进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陈洪成说,最近大喇叭经常播放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该技术已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说明国家是大力支持的。而且玉米大豆是“黄金搭档”,大豆是固氮作物,玉米是高耗氮作物,两者种在一起,不但可以减少肥料的消耗,还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环境,减少病虫害。“跟着政策走准没错,今年秋季一定还会迎来大丰收。”陈洪成说。

2022-06-20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3780.html 1 茌平5G智慧广播添彩“三夏”生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