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门口给蔬菜贴上“身份证”
■ 本报记者 孙克锋
本报通讯员 张振祥
6月16日,东昌府区沙镇镇袁楼村葡丰园种植合作社,蔬菜种植户正围在合格证打印机旁给即将上市的蔬菜打印合格证。
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不仅是上市农产品的“身份证”、生产者的“承诺书”,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新名片”。自2019年全国推行合格证以来,东昌府区加大推广力度,进一步落实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责任。
葡丰园种植合作社是东昌府区首个以合格证信息化管理为核心的村级服务点,周边农户通过实名认证后即可在这里打印所需的合格证。
“我今年种植的西葫芦销售旺季每天需要开120张合格证,以往去镇上开一次合格证需要一个小时,很耽误时间。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开具合格证,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村民刘新勇乐呵呵地说。
东昌府区依托一批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服务站点建设,既方便了农户,又宣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知识。
目前,东昌府区建设了20个村级合格证服务站点,为周边600多户农户提供上市前合格证打印服务,开具合格证92万张,带证上市的放心蔬菜40万吨。
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股负责人毛武纯介绍,他们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无缝对接,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全程可追溯的闭环式管理。消费者用手机扫描食用农产品包装上的合格证,农产品的名称、数量、产地、生产者等信息一目了然。不仅如此,东昌府区还充分发挥好村级合格证服务站点功能,有效解决了种植养殖户尤其是散户合格证开具难、监管难、追溯难等问题。
“我们将充分发挥村级合格证服务站点作用,推动各类农产品生产者主动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拓展合格证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我区农产品信息化、可追溯管理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说起农产品管理和服务,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杜广平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