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何子顺:梦想在果园里“开花”

■ 本报记者 岳耀军

“祝贺你当选‘水城最美科技工作者’,希望你再接再厉,作好表率,继续勇攀科技高峰。”6月16日,聊城市科协走访慰问一线科技工作者代表。在聊城市农科院,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姚清昌将一束鲜花递到何子顺手中。

何子顺,现为聊城市农科院果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因成绩突出,近日被评选为“水城最美科技工作者”。“我学的是果树专业,1991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冠县兰沃乡,从事果树技术推广工作,自此与梨结了缘。”何子顺说,为拓宽专业知识面,2004年他考取了新疆石河子大学果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相继在海南三亚、新疆库尔勒、湖北襄阳工作,主要从事梨生产研究。

何子顺先后参加农业农村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海南、新疆、湖北有关果树方面的项目14项,获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他参加完成的甜瓜新品种“金蜜六号”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获得2008年度海南省成果转化二等奖;拥有发明专利1项;参与修订地方标准两项;发表学术论文85篇。

2021年1月,根据聊城引进人才“归雁工程”相关政策,何子顺来到聊城市农科院工作。针对我市梨新品种和新技术更新缓慢的情况,2021年春,市农科院在冠县兰沃乡韩路村建起示范园,从郑州果树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引进梨新品种51个。作为市农科院果树学科带头人,何子顺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

“在示范园中,基本实现了第一年栽树、次年见果、第三年有望丰产。我们还开展了促进发枝和促花试验、水肥一体化试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研究,为我市的梨品种更新和栽植技术进步奠定了基础。”何子顺说。

因疫情防控需要,集聚性培训受到限制,为满足果农对技术的需求,何子顺创建了个人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将果树生产中的新技术、新措施、好做法及时发布。针对果园发生的新问题,他及时研究解决方法,成功后将这些新技术和措施写成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文章,及时推送到农户手中,现已推送以梨技术为主的文章600多篇,解决了多项热点、难点问题,为果农增产增收提供技术保障。

“获得‘水城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对我来说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在今后的果树科技工作中,我要把‘实验室’建在果园里,把论文写在果树上,将成果留在果农家。”何子顺说。

2022-06-2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3848.html 1 何子顺:梦想在果园里“开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