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社科之声更“聊”亮
——山东省暨聊城市第十九届社科普及周开幕式见闻
■ 本报记者 朱海波
炎热的天气难掩火热的激情。6月21日,以“奋进新征程 喜迎二十大”为总主题的山东省暨聊城市第十九届社会科学普及周开幕式在茌平举行。普及周活动以深入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开展社科普及服务为特征,包含了打响“习语‘聊’亮”大众化普及品牌、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的社科普及、推动社会科学普及数字化转型等七大品牌共243项活动,为历年最多。
开幕式上,与会领导为获评“十四五”时期第一批山东省社科普及示范单位、聊城市社科普及示范单位、聊城市第九批社科普及教育基地的代表颁牌。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聊城分公司向公众代表赠送了优秀社科图书。
在茌平区宾王社区广场,社区群众欣赏了精彩的文艺节目。30多个单位的工作人员身披绶带,拉起横幅,向群众宣传社科知识。防诈骗、防假币、地震逃生小技巧、免费农残检测、发放科普资料、赠送科普图书……各个宣传展位前,不时有群众前来咨询。社科图书展位被市民挤得水泄不通,一位男士抱着一摞图书从人群中挤出,脸上乐开了花。
10时40分许,参会人员刚走到茌平区振兴街道中心小学,一阵锣鼓声就远远地传来。在小学大礼堂,师生们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在操场上,手工剪纸、黑陶制作、太极拳表演等非遗项目各展魅力,这既是“双减”下的成果展示,也是社科活动进校园的生动体现。随后,大家参观了马周纪念馆,对这位茌平籍唐代杰出政治家作出的贡献和历史影响有了深刻认识。
过去一年,我市着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研究,启动全省首个市级社科人才工程——羡林学者培育工程,成功打造“习语‘聊’亮”大众化普及品牌,率先在全省开展市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认证,推出了一批有影响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我们将以本届社科普及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讲好聊城故事,坚决扛起‘走在前、开新局’的光荣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聊城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市社科联四级调研员史晓玲说。